孙隆基,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及斯坦福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堪萨斯大学、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现任教于美国田纳西州猛菲斯大学。著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未断奶的民族》等。
本書是作者對自身文化「硬心腸的」反省的結果。對來自一個「心」發達於「腦」的文化背景的人來說,這個態度是幾經克服以後始能達到的。「腦」對中國人來說也是「心」,但是卻被感情的「心」所掩蓋。因此,這裡所謂的「硬心腸」態度,其實只是將思考判斷的功能從腦部中層上移到大腦皮層左半部而已。
本書是作者對自身文化「硬心腸的」反省的結果。對來自一個「心」發達於「腦」的文化背景的人來說,這個態度是幾經克服以後始能達到的。「腦」對中國人來說也是「心」,但是卻被感情的「心」所掩蓋。因此,這裡所謂的「硬心腸」態度,其實只是將思考判斷的功能從腦部中層上移到大腦皮層左半部而已。
之前读《中国:传统与变迁》时,存下两个问题,最近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中找到了一些解释,记下备忘。 第一个问题是中国为什么可以几千年都保持一种超稳定的社会体制形态并难以被打破。《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说,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静态的“目的”意向性...
评分形上谓道,形下谓器。中国人由于大体上缺少宗教文化的影响,并不考虑“肉体”与“灵魂”的区别与分离,因此大多只有肉体上的实用性的形而下的观念而缺少灵魂上的哲学意味的形而上。这几乎是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核心。由此,中国人才会更多的出现“身体化”的倾向,其良知也更多...
评分有广西师范大学的版本,惜乎当时没空浏览新书。 2016年元旦前后接触、阅读 孙隆基。 怎么说呢,我是一个叛逆者。淡化、反抗、走自己的路。艰难前行,有时,不得不妥协。 简单地说自己的读后感: 1.阅读者最好要有心理学基础知识。否则,连一些基本术语都不太清楚作者在讲什么...
评分这本书在买之前我是非常的期待,曾经一度在卓越上找了又一年多的时间,连同那本《娱乐至死》,我等得好辛苦啊! 我大概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不得不说,也就是不得不做一下比较,和同时看的《娱乐至死》,这本书没有给我留下更深的印象。 这里就切入正题吧,先不做...
评分孙隆基先生的这本书,在上世纪80年代曾在各高校中广为流传,那时只有复印本,成本颇高。 孙隆基是历史学家,他致力于破解这样的命题:为什么历史上创造了灿烂文明的中国人,在近代却落后了,甚至一再错失现代化的机遇?除了制度因素外,文化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孙隆基认为,传...
还是看繁体的比较痛快。。不用担心是阉割过的。。。
评分一气呵成
评分此书读起来挺过瘾的,解释了中国自古以来的种种陋习或怪状的原因——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以及专制统治。按文中,“深层结构是指一个文化不曾变动的层次”,而“儒家”和“专制”陪伴在中华民族左右两千多年了。但,这哥们俩是不是造成种种状况的最核心的原因呢?作者并没有很好地去作横向的比较,与其他国家的对比很少。此外,地理以及生产方式是不是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呢?作者更加没有提及。我更关心的是,为何这块土地会诞生这种文化?除开专制因素,为何这种文化会长盛不衰?虽然作者没给出直接的答案,但当中论述的思路还是蛮值得借鉴的。就整体而言,这本书的结构略显混乱,如果每章独立展开去写一本小书,也是不错的。——18_Feb-30_Apr
评分文化的“密码” 就算在国外生活也不免改不了的地方 可以警醒自己
评分在描述现状方面非常精准,但是最根本的由来触及不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