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四篇研究中国明代所谓“四大奇书”的专著,这些论文皆可独立成篇,分别作为对这几部作品的阐释,听任读者随意取舍。但全书也想提出一些争辩性的论点。 本书的核心论调原来是从比较文学理论的观点出发的,即视明清小说文类为一种归属书香文化界的出产品,因此始终标榜着“文人小说”的概念。这个看法并不否认所谓“四大奇书”各各脱胎于通俗文化的民间故事、说书等现象,而只是强调这些长篇小说是经过文人撰著者手里的写造润色才得出一新的文体来,这个体裁除了反映明清文人的美学手法、思想抱负之外,也常呈现一层潜伏在错综复杂的字里行间、含蕴深远的寓意,惯用反讽的修辞法来提醒读者要在书的反面上去追寻“其中味”。作者特别突出这四部泛称“通俗小说”的作品富有文人色彩的一面,并不敢表示扬雅抑俗的偏见。相反,我的用意正是要推崇中国文化传统独有的雅俗交融的伟大精神。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翻哪看哪,到现在估计也就看了一半左右的内容,决定放弃。倒不是说这书不好看,那些对具体叙事的分析,和易中天品三国差不多有趣。但要完全把这样的学术书啃下来,需要对四大奇书的版本流变和各类评注等知识都有一定了解,显然不是我这样仅仅上...
评分第一,借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是一位外国人汉学家对四大名著的品评,所以有点吃惊之余,倒开始认真起来,甚至动过是不是要借本原著来读读的念头。 第二,看完第一章,如前评所述,作者的立足点,是带有历史感的去追溯这些明代小说的成因,历史、经济与文化,用很清晰的纵向...
评分第一,借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是一位外国人汉学家对四大名著的品评,所以有点吃惊之余,倒开始认真起来,甚至动过是不是要借本原著来读读的念头。 第二,看完第一章,如前评所述,作者的立足点,是带有历史感的去追溯这些明代小说的成因,历史、经济与文化,用很清晰的纵向...
评分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翻哪看哪,到现在估计也就看了一半左右的内容,决定放弃。倒不是说这书不好看,那些对具体叙事的分析,和易中天品三国差不多有趣。但要完全把这样的学术书啃下来,需要对四大奇书的版本流变和各类评注等知识都有一定了解,显然不是我这样仅仅上...
评分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翻哪看哪,到现在估计也就看了一半左右的内容,决定放弃。倒不是说这书不好看,那些对具体叙事的分析,和易中天品三国差不多有趣。但要完全把这样的学术书啃下来,需要对四大奇书的版本流变和各类评注等知识都有一定了解,显然不是我这样仅仅上...
中间我读得有点乱,大概是我翻得太快的缘故。关于金瓶梅季节冷暖因素的论述有点牵强,不是太赞同。。。。三国目前是主要的几部中国古典小说里唯一没有读完且几度放弃的,有必要重头开始认真读一遍啊。。。。
评分中间我读得有点乱,大概是我翻得太快的缘故。关于金瓶梅季节冷暖因素的论述有点牵强,不是太赞同。。。。三国目前是主要的几部中国古典小说里唯一没有读完且几度放弃的,有必要重头开始认真读一遍啊。。。。
评分作者基于晚明社会思潮中的文人情怀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之后,创立了文人小说,四篇内容中规中矩的学术综述。
评分还行,一般
评分中西長篇小說文類之比較。談中國小說的結構問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