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艾娣,牛津大學博士。曾任教於哈佛大學,現為牛津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華北鄉村、地方宗教與社會、清末以降的社會文化等。著有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 China: Inventing the Nation,及The Missionary’s Curse and Other Tales from a Chinese Catholic Village等。
心里想做曾国藩 最终做了刘大鹏 ——近代乡贤的现代化之痛 陈怀宇 清末民初的刘大鹏,本身是农夫,却将自己想象成统治阶级的一员。心里想着做曾国藩,最终做了刘大鹏。一颗达官贵族的心,却久囿于煤商老农的身,修身尚易,齐家更难。高卧书斋,败局人生,梦中治国,一...
評分看完沈艾娣《梦醒子》的中译本,我怅然若失。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异体同悲”的难受,又好像读懂了《红楼梦》里女娲补天之后剩下的那块呜咽的石头。 沈艾娣说,“教科书都倾向于将现代化描述成向美好生活的迈进,我希望学生们能想到这些遭受进步之苦的人”。 有些人如果生...
評分案:六年前我第一次阅读本书,由于只是被迫做翻译作业,所以并未涉及过多正文内容,只是老师告诉我此书是涉及“自我认知/身份认同”(identity)的专著。如今由于例行公事主持讨论而“再做冯妇”,自然不能放过有趣的诸多细节。 此书的结构小黑已在豆瓣列出总结,大家可以参考...
評分这本书讲的是一位中下层绅士在清末民初变局中的一生,通过一个人写出一个社会的诸多面相。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个故事,讲述理想主义者在残酷社会中的遭遇浮沉。 刘大鹏号为梦醒子。他在履试不第,仕途无望之后,有一天自认为从功名的梦中醒来,开始过自省的有价值的人生。但这...
評分1942年的夏秋之交的某一个日子,山西儒者刘大鹏默默离世。沈艾娣没有给出他去世的确切日子,让习惯性觉得生死事大的读者难免产生缺憾之感——他毕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如他曾经志同道合的前辈、朋友,刘午阳、郝济卿、胡瀛……他们的离去悄无声息,犹如晋中秋天...
看後忽然大感動,尤其是由一個美國人寫一個小地方末代儒生。彼時,一部論語真可以安身立命。耕讀真的可以傳傢。一介儒生,真可以硬硬朗朗活一輩子的。
评分不錯的書。作為一個百年前的紳士,劉的思想並無差錯,隻是與當時社會情狀不閤而已。生不逢時即是如此瞭。不過,誰能說好自己就生在適當的時候瞭呢。
评分基於清末民初山西下層士紳劉大鵬日記的微觀史。敘事大緻按時間順序,以不同社會角色組織章節。在儒傢經典/士人理想和本土習俗/時代變亂中斡鏇探索的個人;日記作為投射自我形象,組織自我敘事的方式。
评分比較關注第二、第三章。後麵數章,信手翻過。
评分太原人民錶示毫無壓力~說實話,劉大鵬的例子沒有和其他晉商傢族的更豐富的材料比對來寫,著實限製瞭此書的深度廣度。倒是很同意作為英文寫作範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