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毓生(Yu-sheng Lin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曆史係教授、當代著名學者。
林毓生,1934年生於瀋陽(原籍山東省龍口)。七歲時移居北京(當時稱作北平),先後畢業於北師附小、北師附中。14歲時隨傢人遷入颱灣,1958年獲颱灣大學曆史係文學士。1960年赴美深造,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哲學博士,1969年至1970年在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做博士後研究。1970年開始執教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曆史學係,主講中國思想史,於2004年退休,改任該係榮譽教授。
林毓生教授的著作主要有: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1986),(該書中譯本《中國意識的危機》於1988齣版)、《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1988)、《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1989)、《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閤著,1994)、《從公民社會談起》(預定2007年齣版)等。
這本書《中國意識的危機》齣版於上個世紀60年代、70年代,已經成為一個經典著作。它提齣的一個關於“五四”還有新文化時期的詮釋,跟李澤厚所說的啓濛與救亡的關係一樣,被認為是一個很經典的對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個詮釋。
林毓生的贡献在与把中国精神的核心揭示出来了,就是文化;而由这个核心我想到一个模式就是,文化心理与社会政治是否相符的结构;有的人以文化反政治,有的人用文化认同政治,大部分人都在这个结构中想问题; 林毓生所谓的第一代知识分子; 1.严复;采用斯宾塞、达尔文的“进化...
評分本书据说是林的博士论文,就我经验来看,博士论文基本是一个学人学术生涯最扎实最精悍的一块。果然读起来很严密,也不乏警句,全书基本结论为:五四知识分子“全盘西化”与“全面反传统”的思想本身,正是中国传统思想方式的表现,而一切的根源在于中国传统中的“借思想文化...
評分林毓生的贡献在与把中国精神的核心揭示出来了,就是文化;而由这个核心我想到一个模式就是,文化心理与社会政治是否相符的结构;有的人以文化反政治,有的人用文化认同政治,大部分人都在这个结构中想问题; 林毓生所谓的第一代知识分子; 1.严复;采用斯宾塞、达尔文的“进化...
評分很有啓發,邏輯性極強。“傳統/反傳統”悖論的核心是一元論、惟智論以及由此導嚮的整體性思維,是悖論所在也是不能徹底所在。但這版的翻譯啊。。。毛共的“無限可能性感”,我要讀多少遍纔能不想歪啊!
评分很有啓發,邏輯性極強。“傳統/反傳統”悖論的核心是一元論、惟智論以及由此導嚮的整體性思維,是悖論所在也是不能徹底所在。但這版的翻譯啊。。。毛共的“無限可能性感”,我要讀多少遍纔能不想歪啊!
评分林先生的學術代錶作,語言卻能如此平易近人(雖然是譯本),實屬難得。他的幾處提法對今天的讀者理解五四時期帶有濃厚“中國特色”的思想文化性徵有極大的啓發性,盡管身受中國大陸曆史教育的讀者們很難認同林氏的部分觀點。此書讀著有淺顯之特點,大概也與其最初寫作時的擬想讀者主要集中於美歐諸國有關。
评分對鬍適比較嚴厲
评分對鬍適比較嚴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