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辑一 想像上海
辑二 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
辑三 阅读,行旅,忆旧
辑四 再做一个你
不喜欢这个书名,也没听说过苏友贞;之所以读是因为梁教父曾经提及其中一篇关于亨利.詹姆斯这个“没有心的男人”的文章。拿到书,翻开,居然是王德威写的序,她和他原来是同学。也许不能算巧合,反正最近一两年读的书,作者基本都是相识的。 辑一读完觉得很一般,也许是不了解...
评分停驻下脚步和心情,凝神于阅读! ——十三月读《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 在《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一书中,苏友贞提出的观点是:阅读其实是件微妙而危险的事业,危险在于会因局限而将文学意义僵化,是为“禁锢”,所以只有跨越局限之后的开放心灵才有可能感悟到文学作品...
评分“想像一个男人生来就少了一颗心,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但就是没有那颗心。”(芬妮摩 Conscance Fonimore Woolson) 一、 今天收到一位不认识的作家寄赠的书,她是苏友贞,她的书叫做《禁锢在德黑兰的罗丽培》,一本很动人的文集。虽然其中不少文章都曾在《万象》与《读...
评分停驻下脚步和心情,凝神于阅读! ——十三月读《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 在《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一书中,苏友贞提出的观点是:阅读其实是件微妙而危险的事业,危险在于会因局限而将文学意义僵化,是为“禁锢”,所以只有跨越局限之后的开放心灵才有可能感悟到文学作品...
评分若不是今天在《万象》上看到了苏友贞的文章,我差一点要忘了,当初就是读了这本书,才让我对文学燃起兴趣的。
最爱
评分我喜欢的风格。
评分完全没有台腔,和美腔,非常准确的中文,好读。写她婆婆那篇,《想象上海》,真好看。同样是台湾女银……彭怡平你看人家苏友贞母语这么灵光呢你不脸红么?= =
评分苏友贞的文字清新细腻又不乏力道,绵里藏针,于生活出发,洞悉文学百态。
评分2009年12月1日 上海季风书园。很多旧文早在《万象》里读过,但时有新发现的小八卦:Emily Dickinson说过:“假如我感到我的头顶轰然飞起,我知道我读的是诗。”(P107)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