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

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俊杰
出品人:
页数:194
译者:
出版时间:2006-8
价格:2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05603
丛书系列:古典教育与通识教育丛书
图书标签:
  • 通识教育
  • 教育
  • 现代教育
  • 学习
  • 通识
  • 治学与通识
  • 大学
  • 中国
  • 全球化
  • 通识教育
  • 大学教育
  • 人文素养
  • 跨文化理解
  • 批判性思维
  • 知识体系
  • 高等教育
  • 社会变革
  • 综合能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霸权等因素,引发了本土文化式微、大学教育主体性失落等问题。黄俊杰先生认为,提升大学生本土文化素养、重建大学教育主体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深化大学通识教育。本书由此探讨了深化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策略与方法,剖析子大学通识教育所面临的非制度性危机,并论及了大学通识教育与社区大学建设、大学校长遴选的关系,等等。

作者简介

黄俊杰,台湾省高雄县人,1946年生。台湾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博士。曾任台大历史研究所合聘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等校客座教授,现任台大历史学系教授、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员。著有《孟学思想史论》、《孟子》(1993)、《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1999)、Mencian Hermeneutics:A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s in China (2001)等书,编有《孟子思想的历史发展》(1995)、《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一):通论篇》(2001)、Norms and the State in China (1992)、Cultural Change in Postwar Taiwan (1993)、Imperial Rulership and Cultural Change in Traditional China (1994)、Time and Space in Chinese Culture (1995)等书。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理念与大学教育: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二、全球化时代大学面对的新问题(一):霸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争衡
三、大学因应文化霸权挑战的对策
四、全球化时代大学面对的新问题(二):教育主体性的失落
五、大学重建教育主体性的策略
六、结论
第二章 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新挑战
一、引言
二、全球化的发展形式、本质及其台湾脉络
三、全球化时代对大学通识教育的新挑战
四、大学通识教育的新策略
五、结论
第三章 从全球化与本土化激荡的脉络论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公民教育
一、引言
二、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中公民教育的问题及其本质
三、公民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
四、迈向公民教育的新境界:植根本土,放眼全球
五、结论
第四章 迈向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的新境界:从普及到深化
一、引言
二、大学通识教育的现况及“深化”的意义
三、大学通识教育“深化”的必要性
四、深化大学通识教育的具体策略
五、结论
第五章 大学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化:理念、策略与方法
一、引言
二、深化的理念
三、深化的策略
四、深化的方法
五、结论
第六章 大学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提升:通识教育的新思考
一、引言
二、医疗事业以人文关怀为中心
三、医疗事业中人文精神的开展
四、人文精神在医护院校通识教育中的落实
五、结论
第七章 当前大学通识教育的非制度性危机及其因应对策
一、引言
二、危机(一):“反知识主义”心态
三、危机(二):“功利主义”心态
四、因应对策:回归教育基本面
五、结论
第八章 社区大学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理念与策略
一、引言
二、当前社区大学运动的成就、瓶颈及其突破
三、社区大学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四、对社区大学中通识教育的反驳意见及其批判
五、社区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六、结论
第九章 从台湾经验论大学校长遴选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引言
二、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的法源及其实际程序
三、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的正面贡献
四、大学校长遴选的制度性及非制度性问题
五、因应问题的可能方向
六、结论
附录一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考察报告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之概况
二、考察心得
三、具体建议
附录二 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考察报告
一、前言
二、日本通识教育实施概况
三、教养部存废之相关问题
四、整体考察印象
五、各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概况
六、各大学简况
七、对台湾推动大学通识教育之建议
八、结语
附录三 儒家传统中“教育”的含义及其现代启示
一、引言
二、儒家传统中“教育”的含义
三、现代教育的弊病及其形成的原因
四、结论:儒家教育观的现代启示
附录四 傅斯年论教育改革:原则、策略及其启示
一、引言
二、傅斯年论教育改革
三、傅斯年教育观蕴涵的启示
四、结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读的是复旦的《通识教育评论》创刊号。甘阳,孙向晨主编。2015年

评分

大一时,陈老师让我看了此书。感谢这本书让我对大学的课程有了清醒认识。尽管最后学院因为我逃课太多而取消了我的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我逃课去看有价值的书,难道不是对的么?这所大学就是通过形式上的东西扼杀掉进了这座大学的每一个人的创造力

评分

作者不厚道,把之前发的论文凑齐就是一本书,改都不改。

评分

真的没说什么,对人有启发的思想很少

评分

大一时,陈老师让我看了此书。感谢这本书让我对大学的课程有了清醒认识。尽管最后学院因为我逃课太多而取消了我的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我逃课去看有价值的书,难道不是对的么?这所大学就是通过形式上的东西扼杀掉进了这座大学的每一个人的创造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