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始末

三案始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温先生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大公报>的老报人,少有才名.更令人惊叹的是,解放后,温一直赋闲在家,啸傲山野,吟诗添词,是个真正的自由人.偶尔给一些文史杂志写点东西,或弄本英文小说来翻译,但也并不太关心出版.前些年在大陆走红的黄仁宇,著作中对温的文章引用在所多有.

能随手就弄本英文小说来译译,其英文功底,可见一斑.

温能如此不羁于俗务,大概和他家底较厚,不至于为斗米折腰有关.温的父亲原为张之洞的幕僚,后在京城行医,名头很大,收入不菲.

我喜欢的几个写历史著作的人,黄仁宇/唐德刚/王树增,都比不了温功义,虽然名气都比他大.

温先生1990年去世,72岁.

出版者:重庆出版社
作者:温功义
出品人:
页数:174
译者:
出版时间:2000.5
价格: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661557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明史 
  • 温功义 
  • 明朝三案 
  • 明朝 
  • 政治 
  • 中国历史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三案始末》不知名的大家小书,比新出的那些大部头的明史著述强出不知凡几。尤其要精读《帝权与相权》、《从宰相到阁臣》这两章,并注意其与民国初年总统制与内阁制之争的内在关系。作者是《大公报》旧人,曾亲炙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有些话听起来大义凛然,但仔细分析却是高端黑,比如“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贡,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这句用来赞扬明朝的话。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汉人皇朝,享国两百七十六年,中国历史上标准的大王朝,尤其是到了清末民初中国形成现代民族国家之际,明王朝...  

评分

1.有些地方引用原话,使用引号,有些地方作者转译成了现代语,却仍使用引号,就有些不妥。例如,第129页引左光斗斥责杨涟的话“事脱不济,汝死,肉食足乎”,这是原话;第128页引用杨涟斥责持梃内监的话“奴才!我们是皇帝召来的。皇帝已经晏驾,你们挡在这里,想干什么”,这...  

评分

明史总是最有趣的的,黄仁宇、吴思先生都喜欢拿来研究研究。尤其万历皇帝被他们翻来覆去的扒皮,调戏得太够了。 这本书原本讲的是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不过书里倒更多的描述明朝文官集团的竞争了,尤其到了后来,内廷宦官外戚和文官勾结,相互争权夺利以正统道义之名相互倾轧了,...  

评分

虽小,但真的好。 我个人认为比《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都要好。 作者温先生在20多年前写就这本好书,实在佩服。 20年前的文字,现在没有一丝所谓“过时”的感觉。 写东西要说人话,温先生做到了,而且做的超级精彩。  

评分

层层递进,厘清了三案前因后果,读起来很流畅。近来读明史有种不同于三国史的感觉,不知是历史原因还是作品原因,读三国总带有一种英雄豪杰的眼光去看待人物,读明史却有一种更贴近于普通人的感觉,不论是皇帝阁臣还是平民小吏,每个人的喜怒哀乐体现得活灵活现,历史事件背后...  

用户评价

评分

简洁明了,很见功力

评分

好看,可惜太短

评分

“门户之争几乎是与明代帝室共存亡的,而三案(梃击、红丸、移宫)恰又是门户之争用惯了的题目,它也可以说是与明代帝室共存亡了。”是历代内阁阁首之争就看得我眼花缭乱,更遑论内廷、内阁、内监以及朝廷官员、地方势力等相角逐的明末三案了。一本不算厚的书,作者写得清楚明白

评分

包括帝权与相权、从宰相到阁臣、内监、万历——三案的造因者、立储上的犹豫不决——三案起因、梃击案始末、红丸案、移宫、《三朝要点》,三案翻了过来、崇祯嗣位,三案又翻了回去、余波等小节,是很可以给俺这种历史文盲做科普的读物。

评分

简洁明了,很见功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