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萊杭德娜•皮紮尼剋(Alejandra Pizarnik, 1936-1972)
擁有俄羅斯和斯拉夫血統的猶太裔阿根廷詩人,1936年4月29日齣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自幼長期受失眠和幻覺睏擾,藥物依賴嚴重,少女時代開始接受精神分析。19歲齣版第一本詩集,青年時代旅居巴黎數年,曾在索邦學習並翻譯法國詩人的作品,與帕斯、科塔薩爾等作傢建立瞭深刻友情。曾獲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年度詩歌奬一等奬,美國古根海姆和富布萊特基金會的資助。生命最後幾年因抑鬱癥和自殺傾嚮多次進齣精神病院,1972年9月25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吞下50粒巴比妥類藥物去世,時年36歲。
汪天艾
西班牙語詩歌譯者、研究者。供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任《世界文學》編輯。北京大學西班牙語文學學士,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比較文學碩士,馬德裏自治大學西班牙文學博士。譯著有《奧剋諾斯》《愛與戰爭的日日夜夜》《印象與風景》等數種。
总的说来一切始于一种根本性的不安:恐惧陷入静默;要词语;要声音,要开始说话(「她害怕不懂得命名/那不存在之物」)。于是她在夜晚收容词语,分娩诗歌,渴望着夜的另一边——那里有她作为诗人的名字,真正的第一人称单数。 但既然生命注定是一场给词语的献祭,每一次成诗便...
評分 評分身在地狱却仰望天堂, 身在黑夜却心向阳光。 夜的命名术 这本诗集来自一个十八岁就开始与精神分裂作斗争的女诗人:皮扎尼克。上述的那两句诗深刻的刻画了一个勇敢的精神病人反复在生死中挣扎,却坚持不放弃生的希望。 这本诗集不适合悲观的人读,因为他可能看到的是深渊而坠落...
評分 評分“Ella tiene miedo de no saber nombrar lo que no existe.”
评分驚艷與孤獨
评分“Ella tiene miedo de no saber nombrar lo que no existe.”
评分驚艷與孤獨
评分驚艷與孤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