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象征主义诗歌先驱,以诗集《恶之花》成为法国古典诗歌的最后一位诗人、现代诗歌的最初一位诗人。还著有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艺术评论集《美学珍玩》、文学评论集《浪漫派的艺术》等,译有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
我们将拥有一张充满幽香的床, 如墓穴一般深的长沙发, 架子上摆满奇花异葩, 在格外美丽的天空里绽放。 我们将耗尽最后的热情, 两颗心好比两把烈焰, 两个灵魂合成一对明镜, 在互映中闪现光辉。 在碧蓝粉红交织的神秘之夜, 我们将唯一的电光呼唤, 如一声充满哀怨的叹息; ...
评分看了几年没看完 看到一点 看到一半 打断后又从头再看。很喜欢 不同的年龄层看有不同的感受吧,写不了书评 只能写感受。也许把人的感受剥透彻了用与众不同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想法给别人。从中感同身受,也许也要同时具备当时社会的背景。很多都能和作者沟通的感觉
评分翻译腔——写在波德莱尔忌辰后一天 昨天是波德莱尔的忌辰。这个法国文明的代表人物。在我最易多愁善感的少年时代误遇的导师(媒介还是一个相当不咋样的翻译版本)。在这个暑未销秋已到的日子,又勾起一些回忆。 回忆和情结最无谓。 于波德莱尔和那段日久沉淀的日子,渐渐成为一...
评分翻译腔——写在波德莱尔忌辰后一天 昨天是波德莱尔的忌辰。这个法国文明的代表人物。在我最易多愁善感的少年时代误遇的导师(媒介还是一个相当不咋样的翻译版本)。在这个暑未销秋已到的日子,又勾起一些回忆。 回忆和情结最无谓。 于波德莱尔和那段日久沉淀的日子,渐渐成为一...
说戴望舒那版强于这版是脑壳坏掉了吧
评分沉浸在诗人的浪漫主义之中,诗人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象(比如爱人和腐烂的女尸)放在一起却让人感觉不到任何不协调,这类美学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无时不刻不在感受诗人的痛苦,受忧郁折磨的生命和沉浸在诗中的逃避以及对死亡的解脱的希求。难怪芥川说“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
评分傻波的这两部诗集,我是死忠忧郁派。尽管他书写的图景布满奥斯曼大改造的伤痕,但笔法却是我所偏好的幻想、梦境,略带点忧郁,但又绝非轻盈。这是旧城伟大传统终结的忧郁,也是遗弃在夹缝中的信天翁自己的忧郁。他漫步遐想,他不再高翔,他成了伤心的小丑和流浪的卖艺老人,但他从未后悔那顶丢失的光轮
评分雨果对此书大加赞扬,说它犹如“光辉夺目的星星”,给法国诗坛带来了“新的颤栗”。
评分专注于诗歌中的意象就已经能够体会到美感了。至于原诗的韵律,恐怕是译本无论如何都还原不了的。可对照同时代其他作品一起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