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是美国、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资专家,他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乔丹对篮球的贡献,其共同之处在于把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把投资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在他掌管麦哲伦基金期间所创下的投资报酬率在股市的历史里,几乎无人能出其右。该基金也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
彼得·林奇一直以他的选股能力而著称,他又一句名言:只要用心对股票做一点点研究,普通投资者也能成为股票投资专家,并且在选股方面的成绩能像华尔街的专家一样出色。林奇说,对于外行人来说投资机会随处可见。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商业的发展趋势,留心一下周围的世界,从购物中心到自己工作的地方,你就可以比专业分析人员更早地发现那些潜在的会大获成功的公司。 约翰·罗瑟查尔德,在《时代》、《财富》、《价值》以及《纽约时报书评》等刊物上发表过文章。他是Fool and His Money和Going for Broke两本书的作者,也是Beating the Street 和Learn to Earn两本书的合著者。他目前居住在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滩。
作者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娓娓道出了股票投资的诸多技巧,向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提供了简单易学的投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是作者多年的经验总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业余投资者来说尤为有益。作者首先告诉投资者的就是这样一条投资规则:不要相信投资专家的建议!作者认为投资者只要对股票认真做一些研究,其成绩不会比专家差。作者认为业余投资者有很多先天的优势,如果他们把这些优势发挥出来,在投资时就会比专家做得还出色。
专家和大师的区别是大师总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用简单易懂的通俗语言来解释清楚。对于股票投资这种入门门槛比较低的行业来说,国内的、国外的、技术的、基本的,各类专家可谓是数不胜数,不过真正说到大师,那或许用十个手指头就可以数得过来。无论我们如何的压缩这个名单,相信...
评分读本书需要很好的耐性,林奇老先生会絮絮叨叨的用很多很多它的小故事来说明简单的道理,这也是本书文笔上最大的特点。 很适合在股市做中长线投资的人阅读。对于非专业投资者增强自己的信心、培养价值投资的理念还是有帮助的。
评分2013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爆是令人惊叹的,并且这样的火爆不是靠洋鬼子来撑场面,而是本土电影的百花齐放。 人生如何才能变得富有?那就是不断买入资产。 很显然,电影票只是人生的费用,而只有去买电影背后的公司的股票,才能让你一边看电影一边赚钱。 ...
评分 评分这是一本成功的基金经理写的随笔,内容多为投资心得、感言之类的,可操作性一般,内容主要是理念性质的。 其实,由于美国近30年的大牛市,造就了大批的成功基金经理,他们的经验适用于长期牛市,值得我们借鉴,前提是中国也有一个持续二三十年的大牛市。 基于美国股市环境,...
彼得·林奇鼓吹长线投资时举例说选到牛股持股30天赚53%,持股5年赚341%。看起来好像多了6.43倍。但是30天和5年中间差了1795天呢。59.83个30天,59.83种不同的机会成本。所以我还是继续做坚定的短线投机者吧。金沙:选股时留意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评分写得挺好,就是这个书的包装和排版太差了...
评分学习市场,本质是学习历史。要有正确的历史观。
评分读了电子版,觉得可以买本书来读。
评分彼得林奇的成功在于他的勤奋…持仓达到1400支基金,几乎无休止的对不同公司进行拜访,也在于他职掌麦哲伦13年的好光景…标普500指数一直上涨,公募基金业整体大发展(股票型基金数量从1972年的463发展到1992年的1432),既没有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也没有08年金融危机。勤奋+技术+运气造就了一代传奇的基金经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