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笔录

诉讼笔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勒克莱齐奥全名让-玛丽·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1940- ),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当代法国文学的三颗明星。他作品中的最大特色是一种跨地域、跨文化的兼容并蓄,这与他七岁时与家人前往非洲尼日利亚度过童年时光,随后前往英国读大学,最后回到家乡法国尼斯文学院深造的经历有着脱不开的关系。而成为作家后周游世界的经历,更是使他深入了解了各种文化冲突,以及对社会边缘人的关注。这也直接催生了勒克莱奇奥对遁世题材作品的热衷。1963年,勒克莱奇奥在进修硕士学位期间,他的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出版,当年即入围法国文学最高奖“龚古尔”奖,并成功获得法国重要文学奖勒诺多文学奖,一举成名。1980年,他的小说《沙漠》获得法兰西文学院颁发的保罗·莫朗文学奖。1994年,勒克莱齐奥被法国著名文学月刊《读书》评为“在世最伟大的法语作家”。2008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

出版者:安徽文艺出版社
作者:(法)勒·克莱齐奥
出品人:
页数:300
译者:许钧
出版时间:1992
价格:4.75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9607511
丛书系列:法国廿世纪文学丛书·安徽文艺版
图书标签:
  • 克莱齐奥 
  • 勒·克莱基奥 
  • 法国 
  • 小说 
  • 诉讼笔录 
  • 法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法国廿世纪文学丛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for《新闻晨报》 如果不是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估计不会有多少人还能想起这个长得有点过分的名字——让-马•居•勒克莱齐奥和他的《诉讼笔录》。要知道,早在十几年前的1992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就引进了这本书,可似乎被人忘了个干干净净。这件事情给我的启示,是中国...  

评分

这部“小说”太令人惊奇了。 据说作者勒•克莱齐奥被称为“新寓言”作家。那么按照这种评价反顾这部作品的话,似应是埋伏了一些寓意的。 这部小说的名字——“诉讼笔录”——本该令人联想起一种秩序森严的仪式,并且这种仪式将涉及到当事...  

评分

一只黑狗,丧家或者不丧家,似乎没去必要去确定,当它放在我们面前,瞪着一双有话要说的眼睛,告诉我们,亚当来了。勒克莱齐奥的书来了。    这本书虽然获得是本世纪0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它实际上写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1963年,那个时代背景下,出现这样一本书其实不奇...  

评分

在不知情其名不符其实的情况下买了这本打着诺贝尔标签的书,再一次证实了吴晓东的那句话"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再也没有19世纪以前的脍炙人口的故事,汹涌而来的都是一团、一堆或是放射状的意识流.没有华丽丽的修饰,没有复杂的经典写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跟新版好像几乎没有区别……

评分

亚当波洛作为一个拥有放弃型人格的青年,无论是原始化还是物化,无非是通过参与到无谓的生活,去实现没有目标的人生,既带有犬儒色彩,又有中国道家色彩,但本质上是一种消极乐观精神。故事本身并没有故事,全书是一地场景性碎片,但主题专一。“我们再也没有多少简单明了的东西。我们都是伪君子,都是小人。都是老不死的烂人。”

评分

跟新版好像几乎没有区别……

评分

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讨厌这部小说了。想博尔赫斯、卡尔维诺之类的,说什么“我会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东西。但我从来不会告诉你真实。”没有关怀,就不是文学。

评分

不太记得了,这个我好想没看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