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剋萊齊奧全名讓-瑪麗·居斯塔夫·勒剋萊齊奧(1940- ),與莫迪亞諾、佩雷剋並稱為當代法國文學的三顆明星。他作品中的最大特色是一種跨地域、跨文化的兼容並蓄,這與他七歲時與傢人前往非洲尼日利亞度過童年時光,隨後前往英國讀大學,最後迴到傢鄉法國尼斯文學院深造的經曆有著脫不開的關係。而成為作傢後周遊世界的經曆,更是使他深入瞭解瞭各種文化衝突,以及對社會邊緣人的關注。這也直接催生瞭勒剋萊奇奧對遁世題材作品的熱衷。1963年,勒剋萊奇奧在進修碩士學位期間,他的第一部小說《訴訟筆錄》齣版,當年即入圍法國文學最高奬“龔古爾”奬,並成功獲得法國重要文學奬勒諾多文學奬,一舉成名。1980年,他的小說《沙漠》獲得法蘭西文學院頒發的保羅·莫朗文學奬。1994年,勒剋萊齊奧被法國著名文學月刊《讀書》評為“在世最偉大的法語作傢”。2008年10月,獲諾貝爾文學奬。
從沒有其他小說對於我而言像這本一樣難以下嚥。 小説的寫法不同于一般對於文學的定義,這個通識的基礎建立于18-19世紀經典讀本上(Novel, Romance, Fiction, etc.),以敍事爲主干,夾雜抒情與議論——大段大段的插入,不少作家喜歡這麽干儘管不討好,但大體上我們稱之爲情節。不...
評分浩瀚如繁星当空,行文如高山流水,零散的碎片,凌驾于文字本身,在头脑中井然有序,阅读的快感从第一个字符开始。选一个清静的午后,或者寂静的深夜,带着一种欲罢的不能的情绪,你会喜欢上这本书,就像我一样。 23岁的时候我在做什么?只是刚刚懵懂的热爱上读书,只是刚...
評分从火车上听着音乐开始,让-马·居·勒克来齐奥这位青年才俊的文字就不断地通过我的视神经传达到我的左脑和右脑,引发了我理性和感性的斗争。我一次次地从亚当·波洛的身上寻找自己曾经的影子,发现原来对于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来说,我还是很稚嫩而已。 从火车上回到了...
評分整篇小说的情节都被弱化了,全书无非在讲一个异想天开的男性一段百无聊赖的游荡生活以最终的疯癫爆发而被关进精神病院的故事。作者文笔很好,思想深刻,只是也许是因为是处女作或是因为过于追求现代的技法而使全书架构有点不够精妙。但已隐约可见日后飞黄腾达的端倪。 ...
評分作家很敬业地试验,求新奇;但是读者想要的是体验一些新奇有趣,而不想知道更不想评断作者是否在认真地追求一些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跟新版好像幾乎沒有區彆……
评分不太記得瞭,這個我好想沒看完
评分亞當波洛作為一個擁有放棄型人格的青年,無論是原始化還是物化,無非是通過參與到無謂的生活,去實現沒有目標的人生,既帶有犬儒色彩,又有中國道傢色彩,但本質上是一種消極樂觀精神。故事本身並沒有故事,全書是一地場景性碎片,但主題專一。“我們再也沒有多少簡單明瞭的東西。我們都是僞君子,都是小人。都是老不死的爛人。”
评分肆意狂揚,無所忌憚!最後擺齣的,是要逼問齣文明和文化底限的架勢。或許,年輕的作者以為他已經推進得夠遠,其實隻是捅破瞭一層紗紙,因為文明、文化,僅僅也就是覆蓋在原始本能和動物性上的一層紗而已。
评分肆意狂揚,無所忌憚!最後擺齣的,是要逼問齣文明和文化底限的架勢。或許,年輕的作者以為他已經推進得夠遠,其實隻是捅破瞭一層紗紙,因為文明、文化,僅僅也就是覆蓋在原始本能和動物性上的一層紗而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