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一九二七年生,原籍中国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一九八二年定居纽约。著作: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会吾中。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The Windsor Cemetery Diary。
《鱼丽之宴》是木心关于文学的答问录。
木心先生的书不忍夜读,字与字之间含义太过深切,忍不住就有了共鸣,再一眼,便会连说话的语气都变了模样。区区答记者几问,话匣子一开,就瞥见众多画师文人排着队与你照面。此先生了得,不在乎姓甚名谁,他手下的兵兵将将不过黑的墨水白的纸片,却呈出过于丰盛的鱼丽之宴。要...
评分很长时间没有读过这么纯粹精深的散文,刚开始完全处于迷离状态,没有进入木心先生的语境和心境,这种阅读有些冒失,因此暂搁。 之前,看小说、随笔,都是止言;而这次阅读旅行,完全相反,我欲言,我像傻瓜一样有着嗷嗷的饿态,有着茫茫的思绪。 正如我在书页上写下的独白:...
评分 评分木心在《鱼丽之宴》中两次提到了读者观念,第一次是在《江楼夜谈》: 我有一个「读者观念」,这个观念比我自身高明十倍,我画给它看。是赫胥黎吧,他在讲演之前,虔诚请教前辈大师:应该如何对待听众的水平?大师道:他们一无所知。我画到一半时,这个读者观念聚而明,明而显...
评分“痴心而明哲,明哲而痴心。唯其痴心,再不明哲就要烧焦了,因为明哲,没有这点痴心岂不冻死在雪山上。”P14 “我发现很多人的失落,是忘却了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就此变成自己少年时最憎恶的那种人。”P21 ...
“大白天,社会、人性、哲学,锻炼周旋,消耗甚巨,所以只能在夜晚成人长大。”要在夜晚悄悄长大吖。
评分虽还有着矫饰,却写得实在聪明。木心的散文优美而古雅,他的艺术态度中包含着一种纯粹而天真的望念。而对中西艺术水平差异所带来的心理落差,他的态度又十分睿智,并不采取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客观地认为未来艺术要更多地向西方学习。他有中国文人的一贯幽默自嘲和澹泊,坦然地承认自己不过一介俗人,又有着西方艺术家们的自傲和焚烧自我的热情。只是有些观点,说多了就变得寡淡。
评分是内心的富足、品格的富足让木心先生度过重重劫难。这是一个把握艺术之魂的精灵。无论是几十年前,还是如今,他的文字都绝不落入任何一种俗套。在回答这些刁钻问题时,木心的机智和人格魅力都跃然纸上,让人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评分非常不负责任地在失眠中读完了新年的第一本书。不改第一印象:风雅过度。记者问木心什么时候与台湾读者见面,木心答:我愿是是山,不愿是穆罕默德>_<有多少人能直接理解其中的喻意。但这本书常常于绝望中予人希望。木心在深奥之外,偶尔会说一两句如我凡庸之人能读懂的哲语,其中不乏生命与文学的真理,甚至还可以三两言就述尽了一些西洋学者费了数百文才阐明的理论。但书中亦有赘文,考虑到本来有一些闲谈和对话的形式,也就算不得严重的问题了。较为严重的是,木心思维一直在中西间跳跃,而且每一跃都因为他学识不浅,就跳入了一个坑中,他还不愿意搭一把手把你拉出来。为难得想哭。
评分木心可是恃才傲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