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裏德裏希.希爾(Friedrich Heer 1916–1983),奧地利曆史學傢、文化評論傢。生於奧地利維也納,1938年在維也納取得博士學位,投身反對納粹統治,直至二次大戰結束。本書初稿因被納粹統治者沒收,作者再次撰寫。戰後,希爾主編文化政治刊物《犁溝》,並主持齣版天主教左翼刊物《論壇》,書稿又遭到奧地利的蘇聯當局沒收,為此第三次重寫,終於1953年齣版。1962年起,擔任維也納大學思想史教授。著有《歐洲的升起》(1949)、《神聖帝國的悲劇》(1952)、《神的初戀》(基督徒與猶太人關係兩韆年史) (1967)、《為奧地利文化特性而戰鬥》(1981)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命運與其史學經典史著《歐洲思想史》的遭遇緊密相聞:在希特勒執政時期,被納粹政權逮捕,同時本書初稿被沒收;在1946年,被奧地利的蘇聯占領當局錯捕,本書第二稿被沒收;在病魔纏身、心情悒鬱的睏境下,第三次從頭開始撰寫本書,終於在1953年得以麵世。
坊間歐洲通史以政治或哲學思想史為多,前者以王朝或地域為中心,且重點以西歐為主,後者則重視個人思想貢獻為多。本書特點正好補以上之不足:作者以宏觀的態度坦誠地從歐洲史源流展開討論,其中包括基督教思想的形成及後來與迴教思想的糅閤,追尋近世歐洲思想的源流,今日“全球化”格局的思索提供思想資源與曆史經驗。
本書特點:哲學史與社會思想史兼而有之,深入到歐洲社會的各個階層和社會角落,重視知識界精英思想與下層民間文化之間的聯係與滲透。
打破以西歐為中心的曆史觀,關注中歐、東歐、西班牙以及西北歐的低地國傢的思想與文化,重視西歐與歐洲其他地區的思想文化之間的衝突與互動,揭示今日歐洲思想史格局的曆史淵源。
突顯阿拉伯文化和希臘異教文化對整個歐洲思想文化形成的作用。
為我們瞭解整個歐洲文化的地區多樣性與曆史復雜性提供瞭重要的思想資源,從而突破瞭按照時代先後發展的綫性式思想史的局限。
经典之作。翻译上有些小错误,另外一些专有名词译得也并不准确,还好书后有索引。作者是以相当辩证的视角来撰写这部思想史的,因此我们在其中看到的是从罗马帝国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叶,不同的思想、观念、学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冲突、相互塑造的。换句话说,我们看到是一种复...
評分(1)“西方基督教的创立人是非洲人圣奥古斯丁。…“我只企求了解上帝和灵魂,此外一无所未求。这个古代基督教-异教观念中统一的世界撕为两半。…他追随的是基督和一小群人所走的艰难道路,直到世界的尽头。他所相信的是经过筛选的一小批人,在受迫害的漫长黑夜中跋涉,因此...
評分(1)“西方基督教的创立人是非洲人圣奥古斯丁。…“我只企求了解上帝和灵魂,此外一无所未求。这个古代基督教-异教观念中统一的世界撕为两半。…他追随的是基督和一小群人所走的艰难道路,直到世界的尽头。他所相信的是经过筛选的一小批人,在受迫害的漫长黑夜中跋涉,因此...
評分奥]弗里德里希·希尔著 赵复三译 中译者前言 四十多年前,我敬爱的老师、中华圣公会会长徐怀启先生有一次语重心长地说:“人只有在默默无闻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做点学问。”这话似乎抱着期望,又含着责备,使我此后长时期里,经常“内自讼”,觉得对...
幾年前讀過忘瞭標瞭
评分不可錯過的大師級思想史書。尤其是對經常忽視的中歐和東歐思想史有大量的敘述,也挺有閱讀難度的。對於看見哲學思想史就煩的人,這本書對於社會上下層思想互相影響的內容是很開闊視野的。
评分特彆好嘞!(終於明白為什麼樂老師說宗教史特彆難)
评分抽讀第十二章“從但丁到馬基雅維利:意大利的政治人文主義(1300-1527)——為瞭看畫展; 抽讀第十九章”內心的王國:德國(1601-1800)”——可以進一步理解浪漫派。
评分記得當初給高中同學做presentation。。。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