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尔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大学生欧也纳·德·拉斯蒂涅出身于法国南方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靠父母和妹妹们省吃俭用的帮助,他来到巴黎攻读法律。同许多出身贫寒的青年一样,他怀有自己的梦想,期盼有一天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刚来巴黎时,他是个聪明,英俊,有才气的青年,他打算认真研读所学专业,学有所成后做...
评分不知道为什么,巴尔扎克描写人总让我联想到捏面粉团。读他一个星期,像看到一堆疙里拉瘩的面粉团陈列眼前。我的心沾满了面粉。有时激动起来,忍不住打个喷嚏。 激动过后又很快忘记。因为他们进不到人心里,或者不许人进到他们的灵魂深处。巴尔扎克像某一类雕刻家,对运动状态...
评分被上帝遗弃的人 ——巴尔扎克《高老头》的人物原型与典型性研究 巴尔扎克作为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文学观念是用小说来进行社会研究。他认为,“从来小说作家就是自己同时代人们...
评分读过两遍的书, 第一次,十六岁; 第二次,三十二岁。 总觉得1830年的法国巴黎跟2011年的中国上海,有许多相似之处。 书中的拉斯蒂宁是个来巴黎闯天下的外省青年,一个月只有一百法郎的生活费,只能住在最低等的伏盖公寓。 2000年我从家乡到上...
评分这是外公的书,也是描写外公的书...
评分高老头是好父亲的代表,忘乎所以,不留余地的把爱和钱财都给了他所钟爱的两个女儿,未曾想却落得个无依无靠的惨剧下场。可悲的是,这部近200年前的剧本,现如今还在生活中上演各种改编版。肆无忌惮,狼心狗肺的“啃老族”花样百出,已然是超越了小说中的伎俩。教育子女要选好教材,立好榜样啊!
评分2010.9.22 相见恨晚。法国人的确骨子里透着一股找打的优雅劲儿,和俄国人的苦大仇深隔如天壤。同样是外省青年,拉斯蒂涅同学被伏冷托手把手领着往上层社会里堕落,自闭的拉斯科尼科夫同学则最终举起屠刀。《罪与罚》骇人听闻,满纸血腥和咆哮嘶吼,与之相比《高老头》只能算一曲略显激烈的挽歌。巴尔扎克的对话技术比起老陀毫不逊色,但输在不够含蓄隐忍。作者应该藏身作品之后,怎么能自己跳出来解释自己的作品咧。。。嗯,就素酱紫。。。笔记待作。。。
评分疯了才生孩子..
评分父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