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尔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读过两遍的书, 第一次,十六岁; 第二次,三十二岁。 总觉得1830年的法国巴黎跟2011年的中国上海,有许多相似之处。 书中的拉斯蒂宁是个来巴黎闯天下的外省青年,一个月只有一百法郎的生活费,只能住在最低等的伏盖公寓。 2000年我从家乡到上...
评分不知道为什么,巴尔扎克描写人总让我联想到捏面粉团。读他一个星期,像看到一堆疙里拉瘩的面粉团陈列眼前。我的心沾满了面粉。有时激动起来,忍不住打个喷嚏。 激动过后又很快忘记。因为他们进不到人心里,或者不许人进到他们的灵魂深处。巴尔扎克像某一类雕刻家,对运动状态...
评分《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一个本身富有的面条商高里奥极宠爱自己的两个女儿,但两个女儿拿着父亲给予的丰厚陪嫁嫁人后,却对父亲愈加冷漠。只有需要金钱时,才会想到父亲。最终,高老头身无分文的死去,可两个女儿竟没去看父亲最后一面。高老头的悲剧...
评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海鹏(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70498869/ 如同一个鲜橙子,人们只爱它圆润饱满,汁水丰满时候的鲜亮。一旦橙子被榨取所有汁液,那么人们就会将瘪的皮弃之不顾。 一个对女儿们...
评分大学生欧也纳·德·拉斯蒂涅出身于法国南方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靠父母和妹妹们省吃俭用的帮助,他来到巴黎攻读法律。同许多出身贫寒的青年一样,他怀有自己的梦想,期盼有一天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刚来巴黎时,他是个聪明,英俊,有才气的青年,他打算认真研读所学专业,学有所成后做...
重读如初恋,比初恋更多几分严肃。如椽大笔。
评分疯了才生孩子..
评分2010.9.22 相见恨晚。法国人的确骨子里透着一股找打的优雅劲儿,和俄国人的苦大仇深隔如天壤。同样是外省青年,拉斯蒂涅同学被伏冷托手把手领着往上层社会里堕落,自闭的拉斯科尼科夫同学则最终举起屠刀。《罪与罚》骇人听闻,满纸血腥和咆哮嘶吼,与之相比《高老头》只能算一曲略显激烈的挽歌。巴尔扎克的对话技术比起老陀毫不逊色,但输在不够含蓄隐忍。作者应该藏身作品之后,怎么能自己跳出来解释自己的作品咧。。。嗯,就素酱紫。。。笔记待作。。。
评分皮安训和拉斯蒂涅开的那个玩笑太辛辣了,在墓碑上刻上几个字:“特·雷斯多伯爵夫人暨特·纽沁根男爵夫人之 尊翁高里奥先生之墓 大学生二人醵资代葬”。
评分“倘若人们要捞些什么,就得玷污双手,只要知道如何脱身便行了--这就是我们时代的全部道德”-巴尔扎克如是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