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范伯群
出品人:
页数:596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
价格:7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111241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通俗文学
  • 文学史
  • 范伯群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现当代文学
  • 文学
  • 现当代
  • 中国现代文学
  • 通俗文学
  • 文学史
  • 20世纪文学
  • 大众文学
  • 小说史
  • 文化史
  • 文学发展
  • 通俗小说
  • 现代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在国内外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界已成为一门显学。范伯群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在2000年出版后,接连于200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五瑶学术奖优秀著作一等奖”。范伯群于2001年退休后又花了整整5年时间,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进一步挖掘大量新数据,精确绘制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历史蓝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意义和发人深省的新论点。这是目前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领域中极具权威性的专著之一。作者以史家的目光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发展周期与运行轨迹,以丰富的图像数据重现几近湮没的通俗文学作家作品的原貌,并在雅俗对比中为研究现代知识精英文学的学者展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有可比性与互补性的参照系,大有助于完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科学研究体系。

作者简介

范伯群(1931—)

浙江湖州人。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后为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与同窗曾华鹏合撰《鲁迅小说新论》、《郁达夫评传》、《冰心评传》等。主编有《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与朱栋霖合作主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与吴宏聪合作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86)》等。退休后,受聘于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现为该中心“古今演变”研究室研究员。

目录信息

序一
序二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萌发
第二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小报潮
第三章 1902——1907年: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第一波
第四章 1903年:晚清谴责小说“启动”年
第五章 1906年后:写情小说与哀情小说的涌现
第六章 1909——1917年: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第二波
第七章 改朝换代与宫闱历史演义小说兴盛之关联
第八章 1916年:“问题小说”之引进与“上海黑幕”之征集
第九章 1921年:《小说月报》的改组与通俗期刊第三波高潮
第十章 20年代狭邪小说“人情”、“人道”化的新路
第十一章 20年代民国武侠小说的奠基及早期作家
第十二章 为都市传真留影的20年代社会小说作家群
第十三章 都市乡土小说——现代通俗文学的一大特色
第十四章 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热与画报热
第十五章 20世纪20年代侦探小说中国化之定格
第十六章 20、30年代之交,北方通俗文学的迅速崛起
第十七章 抗战胜利前后的北方武侠小说
第十八章 层次不等的30、40年代上海社会小说家
第十九章 40年代新市民小说的通俗性
第二十章 历史的经验教训还需作进一步探讨
觅照记(代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众多文学史深浅不一地演绎着写作的时代背景、重要作家生平、代表作品思想性、作品艺术特色、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等几个固定模块的时候,范伯群先生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无疑是与众不同的,他在其中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建立了独立的研究体系并试图将通俗文学整合...

评分

在众多文学史深浅不一地演绎着写作的时代背景、重要作家生平、代表作品思想性、作品艺术特色、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等几个固定模块的时候,范伯群先生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无疑是与众不同的,他在其中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建立了独立的研究体系并试图将通俗文学整合...

评分

在众多文学史深浅不一地演绎着写作的时代背景、重要作家生平、代表作品思想性、作品艺术特色、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等几个固定模块的时候,范伯群先生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无疑是与众不同的,他在其中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建立了独立的研究体系并试图将通俗文学整合...

评分

在众多文学史深浅不一地演绎着写作的时代背景、重要作家生平、代表作品思想性、作品艺术特色、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等几个固定模块的时候,范伯群先生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无疑是与众不同的,他在其中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建立了独立的研究体系并试图将通俗文学整合...

评分

在众多文学史深浅不一地演绎着写作的时代背景、重要作家生平、代表作品思想性、作品艺术特色、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等几个固定模块的时候,范伯群先生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无疑是与众不同的,他在其中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建立了独立的研究体系并试图将通俗文学整合...

用户评价

评分

之前读得磕磕碰碰,这次总算一口气扫完了。

评分

鉴于豆瓣评分高达8.7,我就打个三星泼泼冷水吧。应该肯定范伯群老师及其团队二十多年来致力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资料整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不过在写史这一点上,范著的缺陷也同样突出:1.似有过分泛化“通俗文学”范围之嫌,2.撰述文体缺乏史家必要的锤炼,情绪化(意气用事)之处不少;3.虽然竭力想为通俗文学在现代文学史的版图中的被压抑地位鸣不平,然而整个框架还没有脱去主流新文学史叙述的阴影。当然,借用鲁迅的“中间物”思想,范伯群老师的抛砖引玉至少可以为将来的现代通俗文学研究者提供有效的路径借鉴,而正如陈思和老师的一篇文章所言,范伯群老师的工作仅仅是个开头,这一学术工程还待后来人接力式地进行下去。

评分

不读过不知道范伯群的好。

评分

#重读#8.7/10。序言仍旧让人感动:70岁的学生跟90岁的老师汇报研究进展。本书优缺点都很明显。史料翔实,搜罗齐备,大概是同类著作中的翘楚;行文富有情感,没有学术文章式洞穿一切的暮气,兴之所至甚至说了很多“闲话”,十分切合本读者的口味。缺点也不容掩饰:前后重复材料、观点较多,剪裁还不够彻底;整体来看不像文学史,倒是颇有几分书评合集或文坛掌故集的意味,这也有通俗文学的研究普及不够的原因,或者读者的知识面太窄。理论未必是写文学史必需的工具,但它是弥补个人学养及才华的遮羞布,而且,一本结构严整的书总是比松散的文集更能带给人富有成效的训练。

评分

今天解决第一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