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享譽世界的德國哲學傢,唯意誌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其作品及思想影響巨大。
韋啓昌,1962年生於廣州,現居澳大利亞。自言有兩樣東西是一生中的摯愛:叔本華的著作和古老的中醫。譯有叔本華著作4種,譯文深得國內讀者喜愛和肯定。
本書輯錄叔本華關於閱讀、寫作以及文學、美學方麵的文章,透過這些文字我們發現,這位偉大的“悲觀主義者”在一個多世紀以前對於閱讀與書籍的判斷力,是那樣精確而富有遠見,其對大眾閱讀趣味的評判,穿過曆史的塵埃,準確無誤地擊中今日時弊,就好像他的這些文章是為未來而寫。經典之所以不朽,是因為它適閤一切時代的讀者,甚至往往曆久彌新。本書對我們的啓示是:閱讀不必緊跟潮流,甚至要走在潮流之後,閱讀那些能夠恒久存活的真正好的作品。
我不止一次帶著幾分猶豫把一些命題公之於眾——因為它們有違通常的見解——但在這之後,我很驚訝也很高興地發現:在古老的偉大的思想傢的著作裏,也有與我相同的見解。
看著那厚厚的齣版物目錄,並且,考慮到所有這些書籍用不瞭十年的時間就會結束其生命——麵對此情此景,誰又能不傷心落淚呢?
我們當今十分之九的文字作品除瞭濛騙讀者,從其口袋中摳齣幾個銅子以外,再沒有彆的其他目的。
我心目中的書評雜誌隻能由這些人執筆:他們是誠實、可靠的,無法被賄賂收買,兼備稀有的知識和更加稀有的判斷力。
——叔本華
“我所担心的是,我们虽然没有禁书,却已经没有人愿意读书;我们虽然拥有着汪洋如海的信息,却日益变得被动和无助;我们虽然有着真理,然而真理却淹没在了无聊烦琐的世事中;我们有着文化,然而文化却成为了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人们渐渐爱上了并开始崇...
評分“我所担心的是,我们虽然没有禁书,却已经没有人愿意读书;我们虽然拥有着汪洋如海的信息,却日益变得被动和无助;我们虽然有着真理,然而真理却淹没在了无聊烦琐的世事中;我们有着文化,然而文化却成为了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人们渐渐爱上了并开始崇...
評分恕我愚鲁,但是我真的没看出来别人看到的那么多掏心掏肺的深刻感慨,我看到的只是一个不断吐槽德国的老头子。 首先用了全书尽1/3的篇幅浓墨重彩地反复阐述一个用十二个中国字就能说得清楚的道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然后接下来的2/3,他就开始了喋喋不休的吐槽...
評分恕我愚鲁,但是我真的没看出来别人看到的那么多掏心掏肺的深刻感慨,我看到的只是一个不断吐槽德国的老头子。 首先用了全书尽1/3的篇幅浓墨重彩地反复阐述一个用十二个中国字就能说得清楚的道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然后接下来的2/3,他就开始了喋喋不休的吐槽...
評分很容易读懂,太容易读懂了。概念清晰,主题明确。中心思想如下:只有主动思考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阅读很多时候只是被动接受别人知道的东西和思考的成果。一个人真正珍贵的才能是拥有正确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占有多少资料和信息。如果读书就要读好书,而不是读时髦的流行书...
大道至簡、深入淺齣、引人入勝。除瞭《論美》是齣自《叔本華思想隨筆》之外,其他皆齣自《叔本華美學隨筆》,很遺憾我買重瞭,還以為韋啓昌又譯瞭新本。不得不承認叔本華的纔華,也感謝韋啓昌恰到好處的譯文。
评分文藝所享有的一大優勢就是詳盡的描寫和微妙、細膩的筆觸,可以根據讀者參差不一的個性、情緒和知識範圍而發揮靈活作用,並造成生動的結果。但造型藝術卻無法靈活適應多種讀者,而隻是以某一既定的畫麵、某一既定的形狀滿足所有人。但這樣的一副既定畫麵或者形狀,卻始終在某些方麵帶有藝術傢本人或者他的模特兒的個性烙印,而這一烙印卻是一種主體、偶然的附加物,並不能發揮藝術的效果——雖然藝術傢眼光越客觀,亦即藝術傢的天分越高,這種情形就越少齣現。
评分大道至簡、深入淺齣、引人入勝。除瞭《論美》是齣自《叔本華思想隨筆》之外,其他皆齣自《叔本華美學隨筆》,很遺憾我買重瞭,還以為韋啓昌又譯瞭新本。不得不承認叔本華的纔華,也感謝韋啓昌恰到好處的譯文。
评分老頭子除瞭精闢的論點和豐富的比喻把大把感情和筆墨都用在瞭吐槽上~
评分眾多充斥耳目之流的所謂文學作品,這是錯誤的選擇意識所必須付齣的代價。潮流、chaos,獨立的思考,蓮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