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19世纪末、20世纪的艺术的发展与艺术展览史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艺术的普及正得益于艺术的大量展览。同时,20世纪的现代艺术收藏也是伴随着展览史的发展而兴起。而策展人无论是在艺术品的展览,还是收藏博物馆的建立中都则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很多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创始馆长都是策展界的先驱。策展人的职业身份也在艺术展览中得以逐步确立,近些年来,互联宣言在策展人、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之间创建的纽带逐渐显现,为了勾勒出艺术社区内新策展实践之间的关系网络,以及追溯策展人共有的影响力,本书通过采访11位策展人,对他们的策展经历做了深入的挖掘,有助于我们透彻清晰地认识策展人的身份,而他们的经历对于我们深入拓展和研究当代艺术也有重要的贡献。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1968 年生于瑞士苏黎世,现为伦敦蛇形画廊展览与国际项目总监,是活跃于当代艺术界的国际策展人和批评家。奥布里斯特迄今曾参与策划和发起了至少150 多个展览与项目,并编撰有70 多本学术著作,他的访谈项目已经积累了近2000 小时的录音素材,涉及无数全球重要的艺术家,因为他的影响力,他连续两年在《艺术评论》杂志的“艺术权力榜”中名列全球第二。
最近写论文,这本书的作者是伦敦蛇形画廊的小汉斯的作品,集合了十多位老一辈策展人的展览经验和个人感悟,20世纪的重要展览都有涉及,是关心策展和当代艺术发展的同志们了解当代艺术以及策展相关内容的不可多得的文献材料。
评分Museums have long been considered as “the cemetery for art” and “the heaven for dead useless objects.” In his conversation with HOU, Seth Siegelaub stipulates that the old-fashioned defini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a museum is “historicization,” that mu...
评分 评分Museums have long been considered as “the cemetery for art” and “the heaven for dead useless objects.” In his conversation with HOU, Seth Siegelaub stipulates that the old-fashioned defini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a museum is “historicization,” that mu...
评分可看。虽然闲言碎语的,但启发性还是很强。#和智者的谈话
评分和我读之前想象的不一样,不是综述历史而是20世纪几位策展人的采访实录,不过也比较碎片化。欧美的博物馆文化很有趣。#2013读书记录
评分一本访谈集,那些大佬级策展人提到最多的人名是:桑德伯格、杜尚、波洛克。里面有个故事,讲瑞士一个城市,为了留下毕加索的画,发起全民公投,每个人身上别“我们需要毕加索”的徽章,真是funny。
评分和我读之前想象的不一样,不是综述历史而是20世纪几位策展人的采访实录,不过也比较碎片化。欧美的博物馆文化很有趣。#2013读书记录
评分人如何与艺术在一起,在这个充斥着各种话语和结构的社会中,受影响的人们如何体验艺术。尽管如今的策展研究正在发展,但真正的方法论和明晰的理论遗产却并未建立。二十世纪初二十年间,先锋艺术取得的突出成绩,可被视为是一系列共同的藏品和展览。二十世纪的漫长岁月中,展览已经成为大多数艺术为人所知的重要渠道,作为创造者的策展人的崛起,不但改变了我们的展览观念,而且要求更全面地纪录了策展史。如果说艺术作品的表现语境总是至关重要,那二十世纪下半叶就告诉了我们,艺术品与其策展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的系统。以至于文献的缺失会将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置于被误解的境地。互联网宣言与策展人,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之间创建的纽带,这一空白,本书的用意是拼凑出碎片之图,和勾勒出艺术社区内策展实践之间的关系网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