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作家和作品》一书的意义并不局限于介绍中古英语文学作品。作者在对中世纪作品进行分析和介绍的同时,特别强调它们在英国文学传统上的重要地位和它们与现代文学作品之间千丝万缕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学体裁、叙事的角度与规模、宗教和世俗的主题及意象,以及其他各种艺术手法的借鉴。如果我们不能深刻了解中古英语文学的背景,任何对于20世纪美国文学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文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研究都是难以深入进行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中世纪读者所知道的唯一文学经典作品都是拉丁语和(名义上)希腊语作品,这些经典作品是由经院所规定和流传下来的。假如一位方言作家也想成为经典作家的话(确实有少数人做到了这一点),他只能试图加入古典作家的庄严行列。但丁说I was a sixth among those great intellects,乔叟表示kis the steppes, where as thow seest pace Virgile, Ovide, Omer, Lucan, and Stace。说到底,要是在英语成为世界语而英国不再是世界列强的时代,乔叟、弥尔顿和丁尼生的传统如不受到挑战的话,那将令人感到吃惊。因此,未来的读者将能更不带偏见地看待中古英语文学,未来的作家也将跟如今在大学校门之外几乎无人知晓的前辈们攀上亲缘
评分相當不流暢的譯文!早知道我就讀英文版的了……
评分卓越
评分非常不错的中世纪研究著述,篇幅不长但信息量很大。能把中世纪(1100-1500)文学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即使没看过一些中世纪文本也没有关系。让人从现代文学研究的众多理论概念中缓一口气,因为中世纪文学研究里,许多现代文学概念行不通,如:作者(Scriptor、Compiler、Commentator、Author在中世纪都是作者,彼此没有高下等级之分);喜剧/悲剧(中世纪戏剧没有这种划分,因为缺少对希腊戏剧的了解);读者(阅读不是一个私人缄默的过程,而是一个社交过程)ETC。重视中世纪文本中个性的表露,即“抱怨和请愿”模式。从叙事诗的形式标准Scope和Scale出发来分析文本也相当敏锐,读出了中世纪文本的“大比例叙述”发展趋势。另外,对中世纪世界观在文本中的反映用《农夫皮尔斯》说明的相当清楚
评分前言很吓人,惊动了光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