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各种社会运动,更是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还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发人深思,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概论》《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中国说》等。
译者简介:
任浩之,1973年生,籍贯安徽宿州,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青年史家,大隐于市,潜心研读文史典籍二十余载,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从浩繁的卷帙中探究传统文化中适合当下的新观点、新理念。已出版《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国学知识全知道》《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王道:中国历史中的帝王术》等。
《李鸿章传》内容简介:梁启超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从一个人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四十年,这样的人物无论如何都应该被重视和铭记。《李鸿章传》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迅速由盛而衰,最后只能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悲壮一生。
甲午年洋务运动的破产,让人感到“以一人而敌一国”的无望与悲恸,梁启超也由此发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叹。
梁先生还把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加富尔、伊藤博文等人做了比较,指出李鸿章是怀着忍辱负重、死而后已之心为清政府“修修补补”的,只不过他缺少长远的政治眼光,不懂得为后世立百年大计。
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梁启超凭借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和非凡文采,客观而公正地对李鸿章做出了最中肯的评价。
怀着今日是今日毕的想法,快快的结束这篇书评。 1 “世间惟庸人无咎无誉”,好吧我承认自己第一想到的是科比和范冰冰。记得以前谁说过这句话和“你行你上啊”在逻辑上的颇有相似之处,今晚看来,深以为然。 2 千百年来,时事所造英雄车载斗量,造时事之英雄寥若晨星。然后,...
评分近日看到史学新秀雪珥先生在《中国经营报》上连载的《李鸿章谈心专栏》,为“裱糊匠”翻案辩解之意跃然纸上。遂想起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持平之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传》第一句话——“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如界碑准星,定下了全书...
评分李鸿章是真苦逼,任劳任怨,又不图名,就为了给朝廷老佛爷尽忠,眼巴巴跑到日本去谈马关条约,挨颗子弹首先不是想到自己的一条老命而是怎么能少赔点钱,少割点地。真是忠臣良将啊。 李鸿章有真才实干,兼有全球之视野,在其中后期的政治生活中又主要担任外交方面的...
评分近日看到史学新秀雪珥先生在《中国经营报》上连载的《李鸿章谈心专栏》,为“裱糊匠”翻案辩解之意跃然纸上。遂想起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持平之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传》第一句话——“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如界碑准星,定下了全书...
评分李鴻章者,英雄也,實是當時中國能治外、用兵之第一人。然其不幸者,内憂外患相纏於身,左右為艱,進退維谷。中國洋務之失敗,外交之失敗,非文忠一人之過也。夫以中國孱弱之軀搏歐西強壯之拳,本不敵也,如此而求平分秋色,不受虐辱,雖至聖至賢,誠不能也。況中國首與外人如...
书是好书,错字太多。5分改3分。
评分篇幅不长,布局得当,主次分明,结论清晰
评分这个翻译本确实不是很好,还是原文有味道
评分我擦,把盬字简化为盐字,还能堂而皇之地翻译,我也是醉了
评分其实还没读完,还有最后一章。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位老者在身前就背负了能背的动的所有骂名而且一直背负下去,油尽灯枯之时:XX误国至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