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心境不得不读之书,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林语堂思想中对自然和道家的神往的跃然纸上,同时欧美生活的经历又让他多一些西方的理性思考和小资情调。能够刻画当世奴颜婢膝的老大帝国入木三分,自然为世人难容,然而“天下之人,孤...
评分这些天过得浑浑噩噩---生活过于悠闲导致的节律失调,看来还得抽出一点时间来得读点散文,陶冶心情、养生静心。 说起自己的阅读史,第一本应该是一本在家里旧书堆里翻出来的很红很革命的大跃进时期的《欧阳海之歌》,这个”革命浪漫主义“对我的影响可不小---直接导致我...
评分知道林先生是在很多年前 那个时候对他不是很了解 于是买了一本先生的个人传记 看后 不自觉的敬仰先生的为人和机智 也看过林先生写的小说和散文 总是觉得散文比小说来的更加真实和好看些 就如我一直坚持 如果需要了解一个作者的文章 那么一定要先看作者的个人传记开始 这样的才...
评分这些天过得浑浑噩噩---生活过于悠闲导致的节律失调,看来还得抽出一点时间来得读点散文,陶冶心情、养生静心。 说起自己的阅读史,第一本应该是一本在家里旧书堆里翻出来的很红很革命的大跃进时期的《欧阳海之歌》,这个”革命浪漫主义“对我的影响可不小---直接导致我...
评分之前看了《京华烟云》,据说他是为了仿效红楼梦,但是我怎么读怎么别扭。红楼梦宣扬女权,可我不认为《京华烟云》有这样的思想。我看到的也只是对女性的要求。 所以这次看林的散文觉得不明白他何以成为一个大家。在我看来,只是个男人在纪录他的思想和生活,似自己的理想国。
床
评分N年前的中学最爱
评分床
评分N年前的中学最爱
评分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