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華苓(1925-),美籍華裔女作傢。湖北應山(現更名為廣水)人。一九四八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一九四九年抵颱灣定居並從事創作,曾任《自由中國》半月刊編輯,颱灣大學、東海大學副教授。一九六四年,由於“《自由中國》停刊”事件,聶華苓離開颱灣,應聘至美國愛荷華“作傢工作室”工作,緻力於世界文化交流。一九六七年和丈夫安格爾創辦“國際寫作計劃”組織,每年邀請世界各地的作傢、詩人前往愛荷華大學進修創作。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韆山外,水長流》;中篇小說《葛藤》;短篇小說集《翡翠貓》、《一朵小白花》、《聶華苓短篇小說集》、《王大年的幾件喜事》、《颱灣軼事》;散文集《夢榖集》、《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顔色》、《三十年後——歸人劄記》;其他作品《愛荷華劄記》、《瀋從文評傳》、迴憶錄《三生三世》等。部分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發錶。其代錶作品為《桑青與桃紅》,被列入亞洲小說一百強之中。
以“愛荷華作傢工作坊”聞名於世的華裔女作傢聶華苓,以其在國內求學,颱灣寫作並遭政治迫害,最後在美主持作傢工作坊的經曆,講述瞭自己豐富傳奇的人生經曆和思路曆程;尤其是在愛荷華作傢工作坊期間,對一大批重要作傢思想和交流的記錄,生動深刻、富有情趣。對七八十年代颱灣作傢的境遇更有著一種宏觀的瞭解。這些人、這些事,都是為廣大文學青年和文學愛好者們所關心的。
增訂本加入作者近幾年來在大陸颱灣間的活動記錄、相片以及外界對<三生影像>的評論等,以外一章的形式,並入,與全書形成首尾呼應。
听说聂华苓很久,但未读过其文,这本自传性质的书,却可以领略作者的某一种人生。 那些照片切切打动了我,她命运悲惨却倔强的母亲,她高大又善解人意的丈夫,她的一对女儿……宛若每一个家庭,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有悲欢,有流离,有挫折,有温情,作家所展示的,是一部个人...
評分 評分不同年龄的人,回忆的心境、深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最近看两本回忆录,英若诚的《水流云在》以及聂华苓的《三生影像》,两位传主都是上个世纪动荡中国的见证和亲历者,然而回首往事,总能云淡风轻,却让读者自己深味其中大时代的酸甜苦辣和作为个体的起伏沉降,人生的公义自在其...
評分听说聂华苓很久,但未读过其文,这本自传性质的书,却可以领略作者的某一种人生。 那些照片切切打动了我,她命运悲惨却倔强的母亲,她高大又善解人意的丈夫,她的一对女儿……宛若每一个家庭,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有悲欢,有流离,有挫折,有温情,作家所展示的,是一部个人...
評分读书:《三生影像》聂华苓 三联书店 2008年6月 年龄相差17岁,成长自东西两端,55岁,38岁时遇见。结束各自曾经的婚姻,8年后举办婚礼。 共同主持爱荷华世界作家写作计划,至1988年退休。生活在鹿园,游历世界,广交写作者朋友。真是好姻缘! 打动我的话摘在下面,天堂就是图...
20世紀人生百態的見證者:根在大陸,葉在颱灣,花開愛荷華!印象最深的部分是《自由中國》和愛荷華寫作計劃。另,好羨慕兩口子在鹿園的生活……
评分寫作計劃協會不錯
评分花落花開自有時。
评分那些人和事,隻要你曾經一度嚮往靠近過“文學青年”的路子,你一定會有你欣喜的發現,文字流暢,圖片完整可貴。至於這二人的婚姻同他們的鹿園一樣實在是天時地利的産物,在那個時代,整個世界都寄往文學引領我們通達更美好的境界,每一種錶達和聲音有機會被格外尊重,尤其是來自於那些“受壓迫”的世界。對照今天,無限唏噓......
评分文藝社交名媛,名人閤照豐富、雷震書信和殷海光迴憶算是亮點,但是也有很多關鍵節點都是一筆帶過,不交代前因後果,多次提到聶怒夫是在貴州任上被紅軍殺害(正值紅軍長徵),陳映真說,貴黨XXX,茹誌娟順著說,就是這樣的,,,1967年創辦國際寫作計劃,洛剋菲勒基金會支持,大多接待東歐異議作傢,然後說無關冷戰政治,你們信嗎,反正我不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