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国十八至十九世纪的作家,政治家,外交家,法兰西学院院士。1768年9月4日生于法国布列塔尼伊勒-维莱讷省的圣马洛市,1848年7月4日卒于巴黎。拿破仑时期曾任驻罗马使馆秘书,波旁王朝复辟后成为贵族院议员,先后担任驻瑞典和德国的外交官,及驻英国大使,并于1823年出任外交大臣。著有小说《阿达拉》、《勒内》、《基督教真谛》,长篇自传《墓中回忆录》等,是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墓后回忆录》是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先驱夏多布里昂的传世杰作,是18到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一幅风情画。该书追忆了作者的童年时代,流亡国外的生活情况,叙写了拿破仑的传奇生涯,阐释了法兰西帝国的成功和失败,总结了作者的政治生涯与文学生涯,对许多重大问题,尤其对法国社会发展问题,发表了看法。
题记:社会才是人生的巴别之塔! 一个美女捏起一只绿油油的提子,轻轻地放入她那鲜嫩诱人的嘴中,马奶子、软温新剥鸡头肉、颤巍巍这些勾动人欲的词语突然浮现在我的身体中,我的心里忽然有一股暖流,穿过小腹,直达下体,欲望从身体隐藏的深处露出了一个小头,偷偷的窥视这个...
评分塔古斯河美过那条流经我村庄的小河 / 但塔古斯河却又美不过流经我村庄的小河 / 因为塔古斯河不是流经我村庄的小河。(佩索阿《牧羊人•二十》) 这几句诗像极了阐明读者与他所阅读的书之间的隐秘关系的妙语。阅读和人生是否可以了无痕迹溶化在一起从此难分彼此?我想是可能的...
评分作者文笔非常优美,全篇充满一种忧郁的气质。个人更喜欢他关于自己童年和少年时期回忆的那几篇。 政治有分派别,美好的文字却无疆界。
评分 评分真的过于archaic了
评分“我的思绪被一只斑鸠的啁啾打断了……这神奇的声音立时使父亲的田庄重新浮现在我眼前;我忘却了刚刚目睹的灾难,突然被带到往昔,又见到那些田野。我过去在那里常常听到斑鸠的鸣叫……”
评分《墓后回忆录》其实应该译为《死人回忆录》,因为它是用死人的语气写的。夏多布里昂用了35年时间写完这本书,本来是想死后50年再出版的。结果他在大革命后负债累累,他的情妇把书稿变成文字期货,让人们提前购买手稿的股份。剩下的十五年里股份被转手好多次,大家都希望他早点死... 那一直是最著名的一本未被读过的书。这本书的故事多么有趣啊,但书最精彩的部分也就是序言。
评分非典型纪事文体。
评分这种细致的美是二流小说家们不可能达到的,这才是天才的气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