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尼·塔羅,美國康奈大學政府學教授,著有《意大利南部農民共産主義》(1967)、《民主和混亂:1965-1975年意在利的抗議和政治》(1989)和《鬥爭、政治與改革:集體行動、社會運動和反抗周期》(1989)等。
从1919到1989年,中国对社会运动的看法大致就是徘徊于两端:救世的伟大事业或“民粹”式的狂热。我们不难在中国同时找到勒旁(Le Bon)与马克思的信徒。至于近年的政府态度,似乎仍然对这个研究厌恶,以至于赵鼎新在其新书《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的开篇还要声明一下这种研究也...
評分从1919到1989年,中国对社会运动的看法大致就是徘徊于两端:救世的伟大事业或“民粹”式的狂热。我们不难在中国同时找到勒旁(Le Bon)与马克思的信徒。至于近年的政府态度,似乎仍然对这个研究厌恶,以至于赵鼎新在其新书《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的开篇还要声明一下这种研究也...
評分从1919到1989年,中国对社会运动的看法大致就是徘徊于两端:救世的伟大事业或“民粹”式的狂热。我们不难在中国同时找到勒旁(Le Bon)与马克思的信徒。至于近年的政府态度,似乎仍然对这个研究厌恶,以至于赵鼎新在其新书《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的开篇还要声明一下这种研究也...
評分从1919到1989年,中国对社会运动的看法大致就是徘徊于两端:救世的伟大事业或“民粹”式的狂热。我们不难在中国同时找到勒旁(Le Bon)与马克思的信徒。至于近年的政府态度,似乎仍然对这个研究厌恶,以至于赵鼎新在其新书《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的开篇还要声明一下这种研究也...
評分从1919到1989年,中国对社会运动的看法大致就是徘徊于两端:救世的伟大事业或“民粹”式的狂热。我们不难在中国同时找到勒旁(Le Bon)与马克思的信徒。至于近年的政府态度,似乎仍然对这个研究厌恶,以至于赵鼎新在其新书《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的开篇还要声明一下这种研究也...
很精彩,不日附上書評
评分Activism 101
评分作為教材非常清楚
评分四平八穩,無功無過,語言流暢,結構緊湊,適閤做教材。不過對中國學生來說,有趙老師那本做教材也夠瞭。仍然不覺得“機會”是一個很好的解釋模型,最後很容易弄成“使得社會運動容易發生的條件存在的情況下,社會運動更容易發生”,這就沒意思瞭,對吧。
评分喜歡這本書就是因為這本書理論梳理得真仔細啊框架真清楚啊~雖然作者本人是有傾嚮的,他傾嚮Charles Tilly的理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