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著名新聞人曹景行先生迴顧香港迴歸十年曆程的作品,其中真實記錄瞭1997年六七月間香港社會的各色景象,以大量的生動細節豐富瞭關於香港迴歸這一曆史事件的解讀。作者長期在香港生活工作,以資深新聞人敏銳獨到的觀察、寓莊於諧的語言,剖析瞭迴歸以來香港在社會心理、文化心態、經濟生活各方麵所進行的調適以及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見證瞭不平凡的十年中,亞洲金融危機、非典、中國“入世”等重大事件帶給香港社會、香港人的深遠影響;通過一個個熱點事件的評述,對香港社會進行瞭入木三分的剖析。本書對於紀念香港迴歸、幫助讀者深入瞭解香港社會具有極高的閱讀和收藏價值。
前阵子翻完《山水 思想 人物》,想起家里还有本《香港十年》没看,就找出来读。 曹聚仁说,《山水 思想 人物》里所收,皆为“近十年间比较得心应手的文字”(言于1956年)。 曹景行的《香港十年》,则收录了自1997至2007年间,有关香港的几十篇文字,巧得很,也是“近十年”...
評分对于香港,曹景行从来就不感到陌生。 因为父亲南下工作的原因,曹景行在10几岁就能看到父亲从香港寄来的《大公报》,“每份5仙”。就在这份“自己人办的报纸”上,香港留给曹景行最深的印象是“常常见到香港人排长龙在水喉(上世纪60年代香港街头供水站)前等水的惨状...
評分前阵子翻完《山水 思想 人物》,想起家里还有本《香港十年》没看,就找出来读。 曹聚仁说,《山水 思想 人物》里所收,皆为“近十年间比较得心应手的文字”(言于1956年)。 曹景行的《香港十年》,则收录了自1997至2007年间,有关香港的几十篇文字,巧得很,也是“近十年”...
評分写于1997~2007的书,观点和视角上多少有点落伍了。不晓得今天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香港会是如何一番风景?但不得不说香港的龙头优势正在削弱,有很多香港人来上海创业这是不争的事实,透过这本书多少可以了解这一部分人的心理。 上海的部分产业链已初成气候,有归类的产业园区越...
評分曹景行:把每一天都过得有意思 采访整理:张素闻 曹景行有个跨横跨政治、历史、新闻和文学“四界”的父亲——曹聚仁。曹聚仁先生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入门弟子;25岁,即被复旦大学、暨南大学聘上讲台;70年前著名媒体人,与鲁迅交往密切,他写的《鲁迅评传》一直被公认为是...
香港迴歸的十年,無論對祖國,還是對香港,都有著不一般的作用。身在香港的鳳凰衛視,或許對這十年的體會頗深。曹先生通過對這十年來,香港發生的重點、熱點事件,進行剖析,以現象的分析深入社會的本質。帶給讀者的並非僅僅是事件的本身,而更重要的是社會變化的本質,帶給香港和內地的啓示……
评分非港人看香港
评分非港人看香港
评分四平八穩的口氣,不急不躁的寫作風格。與年輕記者的文章比較,最不同的就是心態吧。
评分一嚮很愛看曹大爺的博客,可是這本書怎麼看怎麼像為瞭齣版而齣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