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心理学》的其中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把人性的邪恶定义为一种心理病,必须面对并正视它,进而能以更严肃的态度看待人性之恶。如托尔金(J.R.R Tolkien)所言:‘掌世界所有情势的兴衰,并非你我份内之事。但是从内心开始整顿,连根拔起一切恶念,好让后代的子孙拥有一片净土勤事耕耘,你我责无旁贷。至于他们的境遇,则非你我所能干预。’他提出邪恶会扼杀生命力!!LIVE 反过来就是EVIL。恶──摧毁的是肉体的生命还有心灵的成长。生命的大爱是治疗邪恶的良方。作者是一个精神科医生,他举了数个诊治个案,来说明他想要说的慨念。细读这些病例,一开始是惊诧世上为什么会有这种人,但是回心一想,其实个案中人物所做的事是很普遍的。如父母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出了什么差错,就把所有责任推得一乾二净,甚而归罪于孩子本身!!他们怕的是面对或被指责其缺点和过失,这些不是一般人的心理吗?分别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
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实践,取得了卓著成绩,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
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力,他获得政府特许,进入政府心理治疗特殊小组,为越战士兵提供治疗。他还曾接受派遣,在美军驻日本冲绳基地担任心理医生。这些特殊的职业经历,成就了他最伟大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系列,该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上榜近20年,被西方媒体誉为“来自上帝之手”的时代杰作,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个人认为,这本书的看点有三处:一是对邪恶人性的根源的探讨;二是对团体邪恶的关注;三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结构。 邪恶人性的根源除了懒惰与自恋之外,原因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童年经历,挫折等等,此书提供了作者的一些看法。但是,从关系学说来看,有些的邪恶就是在延续上一代...
评分高中的时候读过作者的另外两部著作,获益匪浅。最近在图书馆看见这本书。 主题蛮吸引我,但我却是强忍着纠结读完它的。 不确定译者是在什么文化中长大的,光看名字我会猜测她是台湾、香港人。 她的翻译风格我完全不能接受,或者说,那完全不是我的概念中社科学术类书籍的翻译...
评分作者举的几个案例很邪恶,几乎成为昨晚我的睡眠障碍。 特别是对于伪善冷漠的父母是如何将孩子推向死亡的,你遇过吗?你有细细思考过父母对你所做的一切是正确,合理,发自于爱的吗?收拾不好房间,就不准去纽约,读到这时我几乎想哭,这种别扭的强权,我似乎经历过,却想不起...
评分 评分看完这书感觉廓然开朗 这么资深的精神医生,面对了一个病人四年,也了解不了她。 所谓自闭,不是不爱说话,而是永远没人知道她内心想的是什么 A称她最要好的朋友是B,B与我谈论A,B竟然说: 她原来是这么一个人? 派克说得对,有些案例是如此棘手。 对付恶的唯一方法也许只有...
li别看= =比拉康那本翻得还糗
评分很久以前读过的书,发现豆瓣没有标记。
评分理论比较浅 作者大量夹带私货 翻译很烂
评分: B846/3142-1
评分确实是看到宗教就头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