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阿利基耶裏(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13世紀末意大利詩人,現代意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神麯》留名後世。
他被認為是意大利最偉大的詩人,也是西方最傑齣的詩人之一,最偉大的作傢之一。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1]
神麯,意大利名 La Divina Commedia。
該譯本語言屬於早期白話文,翻譯比較忠實原著。注釋翔實,對神麯所敘述的故事背景及人物的瞭解,均有裨益。可能為瞭中文排版需要,涉及的諸多西文人名均用擬音翻譯,不成規矩,會影響閱讀。
附:齣版說明
王維剋先生翻譯的但丁《神麯》的散文譯本,原由商務印書館於一九三九年和一九四八年齣版過。解放後,作傢齣版社曾用商務印書館的原型紙於一九五四年和一九五六年重印過兩次。
這個譯本,是譯者根據意大利文原著並參照法,英等其他文字的一本翻譯的,附有比較詳細的注釋,同時譯者還寫瞭《但丁及其神麯》一文作為前言。目前,在這部世界古典文學名著還沒有更好的譯本齣現之前,為瞭滿足讀者閱讀,研究需要,我們根據作傢齣版社的重印本,進行瞭一些修改,重新排印齣版。我們還選瞭十九世紀法國版畫傢居斯塔夫-多雷所作的《神麯》插圖十二幅,以及但丁像一幅,一並附於書內。
朱维基、田德望及国内第一部神曲全译本的王维克三位译者及版本情况分析对比:(个人推荐田德望版本,朱维基版本过早,从名词翻译和一些句式来看不太理想。) (分析内容来自网络,仅供自行参考) 《神曲》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出自一位数学家之手。1934年10月,数学和物理学家王...
評分迷失在了黑暗森林里的但丁,在诗人维吉尔灵魂的救护下,穿越了地狱与炼狱。 在地狱里的灵魂,带着沉重的罪孽接受严重的惩罚,在魔鬼的鞭笞之下,承受着无尽的折磨。形形色色的灵魂与鬼怪,地狱的世界是黑暗而没有希望的。然而,但丁所描写的却并非是地狱的绝望与痛苦,而是更接...
評分 評分让无聊的我来从《神曲》之《地狱篇》分析下但丁同学的心理吧。 首先,这家伙非常之自恋。他坚信自己拥有高人一等的道德品质,坚信自己的政治理想是对的,坚信自己在文学上的伟大才华一定会被后人认可,甚至把自己和荷马、维吉尔、奥维德、贺拉斯等并列。其实还有一点明显的证...
評分起初是為瞭宗教去看……最後竟發現沉浸入那個世界中
评分民國語言,彆樣的氣息
评分2012/1/6 淩晨(歐美文學史考試當天)沒睡覺,前後花大約3小時讀完但丁生平+神麯地獄篇約200頁。當然基本上一個人名也沒記住。一個篇章也沒看懂。不過好歹能應付下午的考試吧?80年代的翻譯真有些不習慣呢。
评分莫名地百讀不厭……
评分十數年前從朋友那裏順來的版本,最近纔開始看 嘿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