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小说以风趣诙谐的手法,描写主人公哈克贝利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离家出走并与黑奴吉姆结伴乘坐木筏沿密西西比河漂流的种种经历,塑造了一个不愿受“文明”社会约束、一心想回归大自然、聪明机灵但又不乏同情心的美国顽童形象。
本书可以说是一幅杰出的美国社会生活风物图,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杰作。
作者:
马克·吐温(1835—1910)
美国作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一生创作颇丰,作品多以密西西比河畔为背景,反映十九世纪末期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文笔幽默诙谐,针砭时弊深刻准确。
译者:
张友松(1903—1995),原名张鹏,湖南醴陵人。民盟成员,北京大学英文系肄业。曾任上海北新书局编辑,后创办春潮书局,任经理兼编辑。1925年发表处女译作《安徒生评传》。此后,通过英译本翻译了屠格涅夫的《春潮》、契诃夫的《三年》和施托姆的《茵梦湖》等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建设》编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人民文学出版社聘为特约译者,开始翻译马克·吐温的作品。共译九部,是我国Z著名、Z具特色的马克·吐温作品的中译者。
花了一个星期的业余时间读完这本书,算是圆了少年时的一个想法。 虽然是哈克的历险记,但是在书的末尾,汤姆·沙耶作为嘉宾亦前来捧场,隆重上演了“营救吉姆”的好戏。故事的结局令人感慨万端,亦感到轻松愉快。 马克·吐温给我们描绘了细腻的、风情万种的密西西比河,两岸...
评分1876年,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出版。它虽然是以密西西比河上某小镇为背景的少年读物,但为任何年龄的读者所喜爱。书中写淘气的汤姆和他的伙伴哈克贝里·费恩以及汤姆的女友贝姬·撒切尔的许多故事,不少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有许多合乎孩子心理的有趣情节。 1876年马克·...
评分美国的作家中,我对马克吐温很有好感,源于只是对他了解稍多。 记得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高中英语课本里有《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某个篇章简写。大意是汤姆和哈克去寻宝,在某个旧房子里发现有两个歹徒要谋害寡妇,两人趴在楼上的地板上,不仅听到了歹徒的谈话,也发现了他们隐藏...
评分杰作!非常胡闹的故事。马爷极度自然流畅的笔力,诙谐乐观。看细节、看人物塑造、看叙事安排和转接,可以感觉到伟大作品对后世的美国电影叙事的巨大影响力。我不知道小说是否有电影版,但相信电影要拍出原作的感觉很难。另:看的1959年的中文版(78年4次印刷),翻译有点霸道。看这种老书有种回到小学时代的感觉。
评分也是以前读的。应该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主人公都是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 记得海明威说过现代美国文学都来源于这本书。既然是海明威说的,那就是对的,他说啥都对????
评分当时竟然不知道作者马克吐温是谁,只觉得好看
评分杰作!非常胡闹的故事。马爷极度自然流畅的笔力,诙谐乐观。看细节、看人物塑造、看叙事安排和转接,可以感觉到伟大作品对后世的美国电影叙事的巨大影响力。我不知道小说是否有电影版,但相信电影要拍出原作的感觉很难。另:看的1959年的中文版(78年4次印刷),翻译有点霸道。看这种老书有种回到小学时代的感觉。
评分马克吐温太可爱了。汤姆索亚真是个捣蛋鬼,可我一点都不担心孩子们被流弹打中。 这种非刻意记载的奴隶制度,让人贴近了解了当时。 “没伤人,您哪。只炸死了一个黑人。” “他一定有一颗白人的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