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克,1966年出生,在德国英国获得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这位。1994年起从事医疗学和学术领域的编辑工作,曾服务于《明星杂志》《时代周报》,1999年起任职于《明镜》周刊。著作《发明疾病的人》连续40周登上《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
畅销书《发明疾病的人》作者最新力作,数月雄踞德国非文学类图书排行榜前十名,《无毒一身轻》作者林光常倾力推荐!
为什么医疗开销越大,我们对健康的担心却越重?
为什么医生总是建议用昂贵的药品、甚至让患者接受那些医生本人不会选择的手术?
在医药界,用药、诊断和治疗的根据,常常不是医学的合理性,而是经济利益、疏忽乃至缪误。当医生自己生病的时候,他们常常不会服用那些他们开给普通人的药,或者动他们劝病人们接受的手术。
医疗在某种程度上的欺骗性,原因之一是基于医药相关行业的经济利益,而普通大众对医疗知识的匮乏,对现代医药的盲从和迷信也助长了这种现象。
本书运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案例告诉我们,现代人类正在接受着很多无效甚至有害的药物和手术。本书并不旨在全盘否定现代医疗的进步,而是希望告诫广大读者,在我们把健康交给现代医学的同时,保持对过度医疗的谨慎和客观的态度比盲从更加有益。
第一,现代医学发展到一定高度才会出现反思。但这种反思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由业内人士发起。第二,现代医学从未停止过反思和争论,所以才会有如今的成就~它确实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让人类过上了更好的生活。第三,循证医学就是这种反思的成果,而本书,我以为不算。第四...
评分知识是最好的医疗 - 是书中一章的标题. 大意就是现在很多医疗都是没有必要的. 将来如果能把医疗效果数量化就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是书中作者讲的都是德国的医疗事.可能也适用在中国,总觉得遥远. 另外翻译的很难懂.
评分谎言,背后是经济的黑手。中外概莫能外。而国人对自己的否定是基于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的,可悲可叹。
评分在当下的天朝此书估计是火上浇油吧…想到了自己当年耳鸣时到处搜相关领域的文献,关注ATA,最后果断停止用药。自己对医学有点儿常识的话确实会省不少钱的,虽然医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为了患者好。
评分和中国国情不符
评分2011.因人设岗,人浮于事,谁提放弃计划生育政策跟谁急。
评分作者批判了一些临床效果很差却仍然进行的对身体大动干戈的手术,化疗等。强调自身系统,免疫,以及良好的心理健康,恰当的知识才是好的,而且质疑许多检查的筛选给治疗疾病的负面意义,因为并不真正具有必然的相关性。并且认为在整个环境中,手术的商业化目的。总之作者确实批判了迷信科学,好像迷信任何其他一样的的危机和可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