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人博,山東萊西人,1958年生,1979年進入西南政法學院法律係學習,1983年獲法學學士學位,後留校任教,1986年在母校攻讀法律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業,1989年獲法學碩士學位,1999年攻讀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專業博士研究生學業,2001年獲法學博士學位。在母校任教時,先後被評為講師、副教授、教授,曾任《現代法學》和《西南政法大學學報》主編。2002年調中國政法大學任教。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著作有:《法治論》(山東人民齣版社1989,2000,2002年),《憲政文化與近代中國》(法律齣版社1997年),《憲政的中國之道》(山東人民齣版社2003年)等;主要論文有:《憲政的中國語境》、《權力與技術》、《民權詞義考論》等。
大二时一次偶尔在图书馆闲逛时看到此书,当时还不知什么叫宪政文化。抱着好奇的态度开始了阅读,谁知竟被王人博先生的这本大作所吸引。 从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到胡适,王人博先生以大历史的视角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宪政历程进行了一番独到的分析。指...
評分大二时一次偶尔在图书馆闲逛时看到此书,当时还不知什么叫宪政文化。抱着好奇的态度开始了阅读,谁知竟被王人博先生的这本大作所吸引。 从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到胡适,王人博先生以大历史的视角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宪政历程进行了一番独到的分析。指...
評分大二时一次偶尔在图书馆闲逛时看到此书,当时还不知什么叫宪政文化。抱着好奇的态度开始了阅读,谁知竟被王人博先生的这本大作所吸引。 从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到胡适,王人博先生以大历史的视角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宪政历程进行了一番独到的分析。指...
評分大二时一次偶尔在图书馆闲逛时看到此书,当时还不知什么叫宪政文化。抱着好奇的态度开始了阅读,谁知竟被王人博先生的这本大作所吸引。 从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到胡适,王人博先生以大历史的视角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宪政历程进行了一番独到的分析。指...
評分大二时一次偶尔在图书馆闲逛时看到此书,当时还不知什么叫宪政文化。抱着好奇的态度开始了阅读,谁知竟被王人博先生的这本大作所吸引。 从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到胡适,王人博先生以大历史的视角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宪政历程进行了一番独到的分析。指...
:D909.2
评分上學時候看過的書,記憶中的印象是漸進比激進好,改良比革命好,應該給改良一個機會,但誰能給這個機會呢?當權者還是老百姓?我的記憶是否靠譜,我也不知道。
评分材料使用得不錯,但是研究的基本理論預設有很大的問題。首先,作者使用瞭一個黑白分明的中西對比,但究竟西方對憲政的理解是不是鐵闆一塊?我看未必,Anglophone和continental思想傢對憲政的不同觀念已經是由來已久瞭,我看作者的內心認為隻有Anglophone的世界纔是真正西方的。第二,作者的史觀過於目的論,預設瞭一個對憲政的“正確理解”,以這個“正確”的標杆衡量中國思想傢的理解是對是錯。可是,假如西方人也沒有對憲政的統一的“正確的”理解,那麼你怎麼就能說中國思想傢對憲政的理解一定是“錯誤”的理解?
评分看瞭開頭就覺得不怎麼樣,一股子迂腐氣。
评分類似教科書的寫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