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代表作:《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等。
「最早看到吳哥的雕刻是在巴黎的居美美術館,一尊闍耶跋摩七世的頭像,雙眼低垂,頭髮整齊向後梳,眉眼之間透露出難以形容的寧靜安詳,卻又帶著看透一切人間苦難的悲憫。」「過去世界上許多古老的文明所在,埃及、希臘、印度、中國,但沒有一個地方像吳哥窟,使我陷在一種茫然中,好像觸碰到內在最本質的生命底層,美的震撼竟然變成一種心痛,美竟成了不忍。」
「吳哥窟還是五百年前的吳哥窟,如此莊嚴,如此華美,不可思議。」
以上是蔣勳在《吳哥之美》這本書序文所寫的數段話。
《吳哥之美》一書,蔣勳從「一條生命源源不絕的大河」談起,引領讀者閱讀觀看吳哥遺跡與吳哥王朝的藝術之美,並附錄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蔣勳說:旅途中有一本書可以閱讀,可以反省,可以思考,是無比快樂的事。希望你有機會帶著《吳哥之美》,同遊吳哥!
全书就是作者饶了一圈吴哥窟,粗略地描述了吴哥的建筑,攫取了几个典型的寺庙和宫殿,介绍了一番。通读下来,知道了吴哥建筑是石头为主,在石头上大量雕刻各式各样的花纹,很少有其他民族能够在石头上雕刻这么精致繁复的花纹。沿袭印度建筑的风貌,以须弥山为背景,量体大,有...
评分我是落日里发呆的一头石狮,看到夜色四合,看到繁华匆匆逝去,不发一语。(蒋勋《吴哥之美》) 在瓦尔登湖畔住了两年的梭罗先生曾说,所谓美丽,便是你在午后的湖边看到一只蝴蝶,你追赶,却徒劳无获。当你累了,在树下小憩时,它却会翩然落在你的肩头。所以当蒋勋先生在作...
评分去吴哥之前是对这个国家柬埔寨、对吴哥很漠然的。也是很想当然的,东南亚嘛、小国嘛。 到了之后,在将近四十度的温度、大太阳底下暴晒爬废墟挺酸爽难忘的。 建筑之宏伟、雕工之精细,完全丢弃了吴哥是小国的错误偏见。吴哥王朝曾经的繁盛、文明让人心驰神往;也感叹当年建筑这...
评分吴哥窟一直是向往的地方,它的神秘,它的美,都令人着迷,令人心往神驰。 书从一条生命源源不绝的大河谈起,引领读者阅读观看吴哥遗迹与吴哥王朝的艺术之美。吴哥窟还是五百年前的吴哥窟,如此庄严,如此华美,不可思议。 去之前需要读此书,去过更会读此书。书引领你走入吴哥...
评分很惭愧的是,看这本书之前,我对于吴哥的了解还仅限于周慕云在吴哥的墙洞中留下自己的秘密。 所以翻开这本书的过程,也算得上一次在纸上的旅行吧。 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吴哥的美,虽然我从没到过吴哥,但书中穿插的唯美的图片与蒋勋的文字之美结合在一起,震撼了我的眼睛,仿佛...
在酒店的时候向导游借的,什么功课都没做果然坑爹啊,看了稍微了解了一些,里面一些传说写的挺赞的,但是就是有些抒情过头了......
评分在吴哥踏破铁鞋也找不到的书其实就在姑妈的书柜里。兴许是已经听了讲座的版本,介绍性的文字一笔带过了。冥想自己是雕刻工的段落颇能玩味。最后关于柬埔寨生活的一节尤其出彩。
评分因为要去吴哥窟,买来这本台版的书看,人还未到,便已对吴哥或当地了解一二,很有意思的书,尤其是最后读到《真腊风土记》的解读,几次笑起来。
评分除了一次次对ming的呼唤及台湾抒情腔的不适,书还是不错,还有真腊风土记附赠
评分听了整整11个小时蒋勋老师的「吴哥之美」讲座,就算读过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