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译自德国著名哲学史家菲舍尔(1824——1907)的《近代哲学史》第八卷“黑格尔的生平、著作和学说”(heidelberg,1901)。
选译的部分是原书第一篇“黑格尔的生平和著作”的前六章和第二篇“黑格尔的学说”的第二章至第四章。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资料室偶遇,节译自Kuno Fisher著名的近代哲学史
评分资料室偶遇,节译自Kuno Fisher著名的近代哲学史
评分我可能不太適合讀黑格爾,看看文中的話就知道了,“永遠對自己的個體性作自我肯定,死抓住暫時的、寶貴的自我,不論是採取自我滿足的形式還是採取自我煩惱的形式,這都與我們的哲學家格格不入。”“黑格爾稱這種永恆的自我靜觀、這種自我糾纏和自我玷污為內在的偶像崇拜、意識的地獄。”“這個地獄不是別的,而就是永遠束縛于主觀事實。就是孤獨的個人和屬於自己所有的東西,就是永不消逝地只觀察自己的所有物。”
评分我可能不太適合讀黑格爾,看看文中的話就知道了,“永遠對自己的個體性作自我肯定,死抓住暫時的、寶貴的自我,不論是採取自我滿足的形式還是採取自我煩惱的形式,這都與我們的哲學家格格不入。”“黑格爾稱這種永恆的自我靜觀、這種自我糾纏和自我玷污為內在的偶像崇拜、意識的地獄。”“這個地獄不是別的,而就是永遠束縛于主觀事實。就是孤獨的個人和屬於自己所有的東西,就是永不消逝地只觀察自己的所有物。”
评分菲舍爾的哲學史還是有讀頭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