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雇员、社会活动家、政策顾问。
费正清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从他进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在半个多世纪里,费正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审视、考察中国,他的研究、著作和主要观点代表了美国主流社会的看法,不仅影响了几代美国汉学家和西方的中国学界,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政界和公众对中国的态度、看法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当今美国诸多有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皆出自其门下。
费正清是美国最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本书是有关他自己与中国半个多世纪(1929~1981)交往的回忆录。
费正清的英文名字是John King Fairbank,他是二十世纪美国中国研究系统化、专业化的重要发起人之一。从1938年到1991年,费正清以哈佛大学为基地,培养了一大批中国通,在目前美国重点大学里,一大半以上的中国历史教授是他的学生。
费正清于1907年生于美国南达可他州的平原上,小时候深受作牧师的爷爷的影响,使费正清长大以后,像传播基督福音一样来传播中国研究,具有强烈的狂热性。他早年到哈佛大学上大学时,决定研究中国清末时期的外交史,重点放在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海关,并在伦敦和北平查看了大量的清季外交档案。从1932年起,他在中国进进出出,结识了不少名流,清华大学历史学主任蒋迁黻还让费正清在清华任教,费正清和当时风流一时的梁思成林徽茵夫妇是极好的朋友。
费正清很像一个中国的绅士。在他的几本通史性的著作中,如“美国与中国,”“中国大革命,”以及“剑桥中国史近代”,费正清主要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来自于西方外部力量对中国社会的冲击,而中国内部发展并不十分关键;其次,他认为中国近代史的主调是如何从传统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他的这些观点从七十年代以来开始遭到他的一些学生的猛烈批判,说他是西方中心主义者,忽视中国的内部因素,甚至有人说他是帝国主义的辩护人。
费正清虽然亲共,但是在中共骇人听闻的共产主义实践面前,他不得不不断修改自己的看法。从他晚年的一些著作来看,费正清对中共十分失望。在1991年,在他去逝前几天完成的《新中国通史》一书中,费正清用基本客观的笔调,描述了中共1949年到52年的血腥土改,镇反运动和反右运动;他把文革比作欧洲的宗教战争和纳粹大屠杀,把毛泽东看成是新式皇帝和学者;他对大跃进的灾难也作了十分冷静客观的分析。不幸的是,费正清于1991年9月14日在波士顿去世,终年84岁。
对费正清这个大名鼎鼎的名字,我所知甚少。第一次知道他,是在长沙上学的时候,对书架上那一排厚厚的《建桥中国史》欣羡不已,而他的名字赫然在主编之列;第二次,大概是后来看到一本有关林徽因的书,里面写到她有两个非常要好的外国朋友,即费正清和费慰梅。以至于我长期以来...
评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 张爱玲《半生缘》里的顾曼桢,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知识分子,爱情化为泡影,肉身变为交换,苦苦挣扎,让人潸然泪下。 钱钟书《围城》里的方鸿渐,怀揣着有名无实的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在大学当老师,因为不合时宜、不会钻营,最终被一地鸡毛的生活湮没...
评分经济观察报 张耐冬/文 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给他的一位美国朋友拟了一个中文名字。1942年,当他们在西南后方重遇,这位原名为约翰·金·费尔班克的美国人已经使用了另外一个中文名“范朋克”。为此,梁思成专门给这位朋友讲述了他原先所拟的名字所包含的寓意,那是中国人非常...
评分文/严杰夫 1972年5月24日,费正清和夫人费慰梅在25年后重新回到北京。费正清此后回忆起这次故地重游时说,这次重返仿佛是“毕业40年之后的一次同学聚会”。费氏夫妇见到了许多故人:金岳霖、钱端升、张奚若、周培源、陈岱孙等。他们都是当年“太太的客厅”中的老面孔。只是,...
评分《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讲述的是费正清一生与中国发生的联系,他曾经被斥责为“失去中国”的负责者,中美关系缓和后,又被称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1977年,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揭牌,或许也意味着费正清与中国关系的定格,然而费正清又怎么看待自己与中国的关系呢? 1972...
a mirror, a model, a precedent
评分里面记叙有梁思成和林徽因。
评分信息量很大。费正清不愧是老江湖。原来除了臭名昭著的麦卡锡委员会外,还有个技高一筹的麦卡兰委员会
评分删过
评分a mirror, a model, a precedent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