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宴与家宴

国宴与家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宣一:1955年出生于台湾台北。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旅行》、《蜘蛛之夜》,中篇小说《少年之城》,长篇小说《忏情录》等,以及儿童图书画多种。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宣一
出品人:
页数:131
译者:
出版时间:2007-2-1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6409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美食 
  • 饮食 
  • 饮食文化 
  • 台湾 
  • 散文 
  • 回忆录 
  • 文化 
  • 吃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诚如作者自己在序文中说的那样:“平常,就是最恒久的思念”。人的味觉是最顽固的,童年时候的味觉会影响人的一辈子。所以,本书话题围绕着厨房饭厅,围绕着一位活泼时髦、温暖欢乐、能干宽厚、“有大将之风”的家庭主妇,让人们看到,原来,幸福就是这个样子的。也许最能抓人的,正是作者把幸福写成这样平常中见不平常的那分功力。

这本散文集纪录的是那样的一个年代,一种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气氛的怀念,一个家庭餐桌和厨房里的光阴故事。王宣一以母亲和家族故事出发,写饮食更写人间世态,彷佛读到当年林文月的《饮膳札记》。在书中,王宣一展现了对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气氛的怀念,讲述了一个家庭餐桌和厨房里的光阴故事。通过回忆儿时的饮食生活,作者用细致的笔调描绘点滴细节,讲述家长里短,并用张张菜谱勾画老一代江浙菜的风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看到王宣一写的<母亲与西瓜>就禁不住开始回忆幼年的点滴。 小时候经常扁桃腺肿大,姥姥总会拿些清火消肿的东西来给我吃。而年幼的我吃饭极其挑,整个煮的鸡蛋不吃,白灼虾不吃。最怪的是西瓜瓤不吃,大概是觉得开沙的瓜瓤没有脆爽,剩下的仅仅是"油烂"与黏着。于是,姥姥就...  

评分

评分

评分

读《国宴与家宴》有两个原因:一是记忆里的某些场景闪现,二是厨艺包装下小故事显然比食谱更有趣。 这本书里虽然有很多菜式的详细做法和介绍,但作者还是反复强调:这不是一本食谱,这只是一份美食记忆。作者回忆了成长中有关美食的故事,书中的一些描写仿佛亲见:快...  

评分

读《国宴与家宴》有两个原因:一是记忆里的某些场景闪现,二是厨艺包装下小故事显然比食谱更有趣。 这本书里虽然有很多菜式的详细做法和介绍,但作者还是反复强调:这不是一本食谱,这只是一份美食记忆。作者回忆了成长中有关美食的故事,书中的一些描写仿佛亲见:快...  

用户评价

评分

2009年11月25日 上海季风书园。台湾长大的孩子那种狭隘的小岛思维融合“海派”怪品味和见识的书面证据。喜欢“白参”(P38),觉得上海菜市场“那种细细小小的鳝鱼”“肉质鲜美”(P39),做食材的鱼多以江浙一带湖鱼、河鱼为主,“鳕鱼”清蒸是作者母亲觉得肉质还算细的海鱼(P39)等等等等。

评分

挑了这本书在回家火车上看完真是正确的决定。全是熟悉的菜,连菜谱都不用看的菜。越来越欲罢不能,看完正好到家,然后第二天就全吃到啦!!叫人充满幸福感的书!不过台湾老文人写书总有种自命不凡的傲气,扣一分~

评分

i需多放辛辣厚重之料调味的,从来都是肝脏下水鸡蛙等物。唯有鲥鱼火腿,才敢用淡味清蒸。因为太考验食材本质了。素面朝天最难。于烹饪、于写作,皆同理。

评分

讲母亲的厨艺,也讲对逝去的那个缓慢的时代的回忆。或者说,食物本身便是一种回忆。

评分

嗯,你会炒菜吗?有人炒一辈子的菜都很难吃,有人端出来滋味让人回味,这是差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