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黄昏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 回忆录 紫禁城的黄昏 庄士敦 清朝 近代史 传记 中国
发表于2025-04-16
紫禁城的黄昏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历史的复杂性,是我们从抽象总结里感受到的与真实人物的自述里所散发的历史气总有区别。历史毕竟是人的历史,没有感性,怎有历史
评分难得和溥仪混了这么多年,书的内容和文笔都很拙劣。 对于亲手将溥仪送入日本人的怀抱,并对其后的满州国抱有巨大幻想的这么一位国际人士,历史的真相对他发出阵阵嘲笑。
评分看了《末代皇帝》再来看这本书就很有画面感,喜欢庄士敦站在第三者立场的分析。
评分适合在下午的古籍馆桌前沏壶茶,坐摇椅看
评分作于1934年。庄士敦写这个题材,得说相得益彰,庄在此书中拥帝立场明确,一手记录多有新知,二手记录多无意外也存少量讹误,处处是对时人时事评价,慨叹之情明了。庄在华30余年,于1919(溥仪14岁)-1924在紫禁城为帝师,按溥仪在此书《御制序文》中所言“庄士敦前后从予于北京、天津之间者约十三年,中更患难。仓皇颠沛之际,唯庄士敦知之最详,今乃能秉笔记其所历,多他人所不及知者”。前十章,庄从1898年戊戌政变叙起,慈禧、光绪、袁世凯以致张勋,材料多为搜集,议论性内容颇多,对光绪及随后溥仪充满同情,对前人失误以致溥仪帝位丧失持哀叹。十章之后,是自己做帝师之后所见所感,从见溥仪之初的印象、学习生活婚姻的记录、紫禁城皇室内务府以及来往人事的记录、以致24年被逐,相当丰实,可谓本书最大价值处。
庄士敦,1874年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原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1898年,作为一名东方见习生被派往香港。从此,庄士敦以学者兼官员的身份在华工作生活了三十四年。1919年2月,赴京,开始了“帝师”生涯。庄士敦是中国几千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具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
庄士敦是一个汉学功力深厚、具有学者素养的人,他广猎经史子集,喜欢中国古典诗词与饮茶之道。撰写了大量有关中国问题的论著,如《佛教徒在中国》、《威海卫狮龙共存》、《儒教与近代中国》等。但令其声名大振的即是1934年出版的这本《紫禁城的黄昏》。
庄士敦不仅对溥仪竭诚尽忠,也为古老的皇宫带来了新的气息,深受溥仪崇敬。但在大量中国文献中,都不约而同将他写成西方文化的代表,是文化侵略的急先锋,甚至说庄士敦教英文是假,实际上是小朝廷与英国使馆的联络人,是英国特务。而在英国人的眼中,庄士敦又是一个过于热心拥抱异国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个一心效忠外国主子的“英奸”。
1938年,庄士敦去世,终身未娶。
根据Victor Gollancz Ltd 1934年版翻译
夕阳迟暮,总会带着点让人忧郁的充满悲剧的凄美。 紫禁城作为皇权的象征,跟着大时代的脚步,慢慢褪去了它的神秘,物在人空,见证着这风云诡谲的变化。 作为曾经的帝师,庄是很多资料的第一手见证人,但有些地方的个中细节也只是一笔带过。成书时,还是30年代,很多人健在,文...
评分当意大利影片《末代皇帝》荣膺198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时,这似乎注定了英国人庄士敦这本《暮色紫禁城》的热销。在中国文献中,庄士敦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代表,文化侵略的急先锋,而在英国人的眼中,庄士敦又是一个过于热心拥抱异国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个效忠外国主子的“英奸”...
评分(刊于2020年1月18日“上海书评”,发表时题目改为“庄士敦的帝制情结与高伯雨的家国心事”) 《紫禁城的黄昏》是英人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1938)的名著,迄今已有不下五六个中译本,但是最早的中译本却是最近引进大陆的高伯雨(1906-1992)的译注本(上海...
评分文/吴情 我看这本书是很久之前的事了,那时,我刚刚看了电影《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里面一个重要人物——庄士敦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一个外国人亲历了中国最为动荡的几十年,我想,如果从他的视角来看那个时代的中国,应该会有一番别样的感受吧,正好,译林出...
评分(刊于2020年1月18日“上海书评”,发表时题目改为“庄士敦的帝制情结与高伯雨的家国心事”) 《紫禁城的黄昏》是英人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1938)的名著,迄今已有不下五六个中译本,但是最早的中译本却是最近引进大陆的高伯雨(1906-1992)的译注本(上海...
紫禁城的黄昏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