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士敦,1874年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原名雷金納德·弗萊明·約翰斯頓。1898年,作為一名東方見習生被派往香港。從此,莊士敦以學者兼官員的身份在華工作生活瞭三十四年。1919年2月,赴京,開始瞭“帝師”生涯。莊士敦是中國幾韆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
莊士敦是一個漢學功力深厚、具有學者素養的人,他廣獵經史子集,喜歡中國古典詩詞與飲茶之道。撰寫瞭大量有關中國問題的論著,如《佛教徒在中國》、《威海衛獅龍共存》、《儒教與近代中國》等。但令其聲名大振的即是1934年齣版的這本《紫禁城的黃昏》。
莊士敦不僅對溥儀竭誠盡忠,也為古老的皇宮帶來瞭新的氣息,深受溥儀崇敬。但在大量中國文獻中,都不約而同將他寫成西方文化的代錶,是文化侵略的急先鋒,甚至說莊士敦教英文是假,實際上是小朝廷與英國使館的聯絡人,是英國特務。而在英國人的眼中,莊士敦又是一個過於熱心擁抱異國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個一心效忠外國主子的“英奸”。
1938年,莊士敦去世,終身未娶。
根據Victor Gollancz Ltd 1934年版翻譯
翻译的实在太差了,有些地方没译到就算了,但有些实在没法忍,翻出来的逻辑完全就不对。下面我就选择问题比较严重的。大家做个参考 1The fear and hate with which he and his writings filled the orthodox and "respectable" members of the Han Chinese and Manchu official...
評分 評分在那个无奈的时代,有个执着的皇帝,他敢于废除宫内腐朽制度-将内务府与千年存在的太监体制瓦解,他不痛恨革命,他与时俱进,只不过中国这个阶段的历史已无法通过他一个人逆转。 在那个可怜的年代,他是个清醒的皇帝,他一直关心他的臣民,但也在权利复辟时被人利用,从而使他...
評分適閤在下午的古籍館桌前沏壺茶,坐搖椅看
评分適閤在下午的古籍館桌前沏壺茶,坐搖椅看
评分用全新的角度解讀那段曆史,感覺真的很不一樣啊~
评分幸好讀的是這本(我甚至在彆處看到這本書被冠以《外國人眼中的溥儀》這樣的惡俗名字),書名題詞是溥傑,親切。時間軸從民國建國至滿洲國,從中可窺見莊士敦對清宮毒瘤內務府的唾棄、對溥儀的尊敬、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但他的一切努力終究不敵曆史大潮的殘酷性,隻能眼見一個王朝的覆滅,最後的莊士敦的語氣稍許樂觀瞭,僞滿的曆史在中國近代裏與恥辱相連,溥儀更是不止一度淪為階下囚。原本是衝著溥儀的軼事看的,不過書裏前半部分大多是對溥儀登基前的那段曆史的分析,而後半關於溥儀,則詳細描寫瞭他與內務府之間的暗湧乃至衝突以及狼狽的流亡前奏。
评分難得和溥儀混瞭這麼多年,書的內容和文筆都很拙劣。 對於親手將溥儀送入日本人的懷抱,並對其後的滿州國抱有巨大幻想的這麼一位國際人士,曆史的真相對他發齣陣陣嘲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