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皮娃娃兵

锌皮娃娃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铁葫芦图书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出品人:磨铁·铁葫芦
页数:328
译者:高莽
出版时间:2015-11-5
价格:45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0839917
丛书系列: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集
图书标签:
  •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 纪实文学
  • 诺贝尔文学奖
  • 苏联
  • 纪实
  • 战争
  • 阿列克谢耶维奇
  • 白俄罗斯
  • 科幻
  • 悬疑
  • 成长
  • 人性
  • 末世
  • 心理
  • 冒险
  • 黑暗
  • 救赎
  • 命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最真实地还原历史现场,用细节记录战争的残酷本质

★“只有完全绝望的人才能对您讲出一切。除了我们以外,很多事都没人知道。 真实太可怕了……”

------------------------------------------------------------ -------------

1979年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很快,阿富汗各派游击队逐渐结成联盟,同入侵者和阿富汗政府军展开了游击战争。本书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的血泪记忆,是20世纪纪实文学经典作品。

------------------------------------------------------------ -------------

正如这本书所描述的,不管在什么地方,战争的本质都一样:残忍,丑恶,摧残人性。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些娃娃兵的母亲,尤其是当娃娃兵被装到锌皮棺材里运回家时,母 亲们在墓地里讲述着儿子们的事,就好像他们还活着。

——《出版人周刊》

阿列克谢耶维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那些士兵们所面对的战争是什么样的,也揭露了强加到人民头上、扭曲人性的暴行。

——《图书馆》杂志

阿列克谢耶维奇用鸿篇巨制展现了20世纪人类历史里的细节。

——《纽约每日新闻》

作者简介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

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 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她曾多次获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因为独立报导和批判风格,她的独立新闻活动曾受到政府限制,代表作《锌皮娃娃兵》曾被列为禁书。1992年,她在政治法庭接受审判,后因国际人权观察组织的抗议而中止。她还曾被指控为中情局工作,电话遭到窃听,不能公开露面。2000年,她受到国际避难城市联盟的协助迁居巴黎,2011年回明斯克居住。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目前她的作品已在19国出版,并创作有21部记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曾在法国、德国、保加利亚演出)。

目录信息

【前 言】
我对自己说,我再也不愿意写战争了 002
我已置身于真正的战场上 005
我们彼此太贴近了,任何人都休想逃避 012
【第一天】
作者的话 020
谁第一个开枪,谁就能活下来 022
阿富汗治好了我轻信一切的病 029
人们在那边靠仇恨生存 032
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 041
我们好像已经是死人了 043
我们在忏悔 048
为什么逼我回忆 054
这里造就的都是扭曲的人 058
我感到羞耻 064
我的小太阳 075
如今我什么也不信了 078
忘掉你曾有过两条腿 084
人死的时候完全不像电影里那样 087
你们不要叫我儿子的名字 090
我把自己的一生全忘了 098
【第二天】
作者的话 102
杀人就是为了能回家 104
我仍然在哭泣 109
我不愿意当政治错误的牺牲品 114
活着回家 117
我在等他回来 124
我想像个正常人一样活下去 132
我在那边杀过人吗 144
我们出发时从不握手告别 147
他们死的时候不声不响 153
你听见我的声音了吗? 159
我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了什么人 163
只有完全绝望的人才能说出一切 169
这里的人都不愿意谈起未来 174
人身上能有多少人味 177
您浑身都沾着我儿子的鲜血 185
死亡就是这样 190
我要活着 194
【第三天】
作者的话 200
请在坟头上挂块牌子 202
为什么我只能想起可怕的事 205
我梦见的是棺材 212
朝着地雷前进 215
活石头 222
“快把我妈妈还给我” 226
“我想把儿子留在家里” 230
也许她还活着 233
我以为所有人都能变得善良 239
难道我能说“我怀疑” 243
什么是真理 249
为什么我要忍受这么大的痛苦 252
我没有人可以等待了 255
我有眼睛时比现在瞎得更厉害 262
“我亲爱的妈妈” 268
【后 记】
我是通过人说话的声音来聆听世界的 280
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纪实文学/高莽 30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苏阿战争中阵亡的苏联士兵被装进锌皮棺材运回国内,这些士兵大多是被新征入伍20岁左右的年轻人,因此也被称为锌皮娃娃兵。 今天介绍的是2015年诺奖得主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锌皮娃娃兵》,这本书记录了参加过苏阿战争的士兵及烈士家属的陈述。在介绍这本...  

评分

对军人总是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大概是因为从小在军人堆里长大的缘故吧。 小时候,特别喜欢站在路边,看整齐的军人队列在林荫道上齐步走过,也喜欢和同龄的孩子们玩着关于战争的游戏,每个孩子都争着想当一名英勇的解放军去英勇杀敌。游戏中,孩子们双手模仿着枪的形状,对着另一...  

评分

评分

空余时间我在一家博物馆的陶瓷馆做志愿讲解员,讲完东汉,便进入三国,这个时代少有好看的瓷器,作为一个过渡,我会说“三国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发展停滞下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人口锐减,仅仅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这...  

评分

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报告等,报告文学又称纪实文学,是一直以来被人们淡忘的文学分支 并不是诺奖没人,是诺奖需要真实性,你们对战争一无所知,这本书就来告诉你,什么是战争 参加过战争的人,他们永远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活着,战争就是杀人,就是要他们摒弃原有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文字看起来很简单,但笔下的现实却很残酷。我们思考了什么?为什么苏俄要攻打阿富汗?为什么苏军士兵的精神状态是那样?为什么他们会大开杀戒、屠杀妇孺?这个畜生国家,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是表现得那么野蛮粗暴?当然,人民总是无辜的,制度和文化值得深思,因为他们的这种流毒也祸害了中国,至今如此。

评分

文字看起来很简单,但笔下的现实却很残酷。我们思考了什么?为什么苏俄要攻打阿富汗?为什么苏军士兵的精神状态是那样?为什么他们会大开杀戒、屠杀妇孺?这个畜生国家,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是表现得那么野蛮粗暴?当然,人民总是无辜的,制度和文化值得深思,因为他们的这种流毒也祸害了中国,至今如此。

评分

那些娃娃兵扛起枪誓死保卫祖国南方边境,他们听指挥,杀阿富汗士兵,杀俘虏、平民和骆驼。他们经受炎热和毒品的侵蚀。他们被标榜为国际主义军人,在战争中流血,他们以为自己会被称作英雄,但国内只字不提,甚至这场战争被定义为失败的战争,娃娃兵也变成了战争的牺牲品。所有的细节都拼凑出那些鲜活的情节。爷爷兵欺负新兵,他们肆意杀死平民,大腿被炸断,失足坠下山涧,吸毒,买卖,用水桶收尸。阿富汗儿童清澈的双眸,自制地雷,处死对苏联军队示好的人们。这是一场没有宣战长达十年的政治错误的战争。父母在孩子坟前哭泣,生还者祭奠出生入死的兄弟,女护士在前线救死扶伤。人死的时候完全不是电影里的样子。他们哀嚎思念家乡,或是醒来发现大腿被截肢。苏联领导人的指示让那些娃娃兵做一个顺从的战士,没有原因。他们也是可怜的一代。

评分

生命在档案里因疼痛而喊叫、发疯。

评分

如果有人说这就是我附近发生的事,我一点都不会惊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