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诞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出品人:
页数:387
译者:周国平
出版时间:1986-12
价格:2.85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图书标签:
  • 尼采 
  • 哲学 
  • 悲剧的诞生 
  • 西方哲学 
  • 美学 
  • 德国 
  • 周国平 
  • 文艺评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悲剧的诞生》的主旨,尼采后来一再点明,是在于为人生创造一种纯粹审美的评价,审美价值是该书承认的唯一价值,“全然非思辩、非道德的艺术家之神”是该书承认的唯一的“神”,他还明确指出,人生的审美评价是与人生的宗教、道德评价以及科学评价根本对立的。《悲剧的诞生》尼采后来提出的“重估一切价值”,其实,“重估”的思想早已蕴含在他早期的美学理论中了。当时他就宣告:“我们今日称作文化、教育、文明的一切,终有一天要带到公正的法官酒神面前。”后来又指出:“我们的宗教、道德和哲学是人的颓废形式。相反的运动:艺术。”可见,“重估”的标准是广义艺术,其实质是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反对伦理的人生态度和功利的人生态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重点开始从福柯过渡到尼采,逆流而上。尼采倒无所谓“不悔少作”,这部他晚年各种不满的作品于我却是精美无比的。是诗,是审美精神,是可喜的希望。周的译文也很好——和“老先生”谈起,他却毫不犹豫否定了。嘿嘿。

评分

日神和酒神分别对应着梦与醉,日神对应着梦的造型艺术,偏向于“外部”,酒神的醉对应着音乐精神,酒神比日神更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尼采举了形象的例子:若把贝多芬的欢乐颂化作一幅图画,并且让想象力继续凝想数百万人颤栗着倒在灰尘里的情景,就差不多能体会到酒神状态了。 尼采首先反驳了“悲剧产生于歌队”的观点,随后又提出“悲剧产生于音乐精神”,其他一切艺术是现象的摹本,而音乐却是意志本身的直接写照。 对于抒情诗人,尼采是割裂开来看待的,一方面,作为抒情诗的主体—诗人本人被看作是艺术的敌人,另一方面他们又被当作艺术的中介,这和席勒《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有相似之处。 席勒说过希腊人具有性格的完整性,他们同时拥有完美的形式和完美的内容,同时从事哲学思考和形象创造,尼采对希腊人的看法大抵也是如此。

评分

真是想不到被人咀嚼到那么透的文章看起来还是觉得有很多新鲜东西,比如最简单的酒神和日神的对立,在我看来,并非酒神,而是日神作为自荷马以来的“镜中印象”,才是现代性意识所显露的端倪,“新的美化的外观”已经靠不住了,为此才去寻找酒神。但是酒神却一再进入日神的领域,一再被体验为空。真是很美妙的理论。

评分

日神精神迷恋瞬时,酒神精神向往永恒。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二者结合起来,便是尼采所提倡的审美人生态度。人们看到,在这本书里,悲观主义,我们更明确的表述叫虚无主义,是被看做真理的。但是,真理并非被看做最高的价值标准,更不用说最高的权力了。求外观,求幻想,求欺骗,求生成和变化(求客观的欺骗)的意志,在这里被看得比求真理,求现实,求存在的意志更深刻,更本原,更形而上学,后者纯粹是求幻想的意志的一个形式。……这样,这本书甚至是反悲观主义的,即在这个意义上;它教导了某种比悲观主义更有力、比真理更神圣的东西——艺术,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

评分

有一个笑话:想知道悲剧是怎么诞生的吗?不用看尼采,看我就知道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