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禎浩,1963年生於日本山形縣,1988年畢業於日本京都大學,2002年獲京都大學博士學位。曾在北京大學曆史係留學(1984-1986),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客座研究員(2001-2002)。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現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的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國共産黨成立史》,發錶學術論文《晚清“睡獅”形象探源》《關於孫中山緻蘇聯的遺書》等近50篇。
袁廣泉,1963年生。1995年3月、1997年3月先後於畢業於大阪教育大學本科和大學院,2000年畢業於神戶大學大學院,獲博士學位。同年4月迴國,先後任教於麯阜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徐州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2007年受聘於日本人間文化研究機構,在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從事平民教育運動、中國煤礦史等研究。現為江蘇師範大學副教授。發錶史學論文多篇,翻譯齣版《中國共産黨成立史》《中國抗日軍事史(1937-1945)》。
《日本京都大學中國研究係列3:二十世紀中國的社會與文化》是京都大學中國研究係列之三,京都大學入文科學研究所“中國社會主義文化研究”共同研究組(組長石川禎浩)的成果報告論文集。研究組以社會主義思想在20世紀初傳入中國直至今日的約100年為尺度,應用史學方法,從思想、文化、政治等方弱對中國的社會主義文化現象進行探究。此外,清末及民國時期對社會主義的認識、1930年代的左翼文化、延安時期的文藝政策、共和國時期學術領域及學術規範的改變等,也與社會主義文化具有密切關係,亦在《日本京都大學中國研究係列3:二十世紀中國的社會與文化》研究之列。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中村哲夫和小野寺史郎等文很有意思;石川禎浩與高島航等文頗有深度;江田憲治一文令人感慨。
评分研究班論文閤集,讀的都是日文版,中有老師的一篇。
评分時隔一年重新看瞭一遍,看齣瞭很多新的東西,頗有感慨。
评分論文集嗖嗖的看。
评分潔本,還改瞭題目。石川的原論文是《〈劉誌丹〉案的曆史背景》,還去掉瞭一篇不怎麼敏感的《抗戰前期的華北農村與中國共産黨:河北省淶源縣的“800天”》。彆的就是對某些敏感事件和人物姓名的刪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