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庵诗话》学问乃天下公器,这是一条绵延而义无返顾的河流。在这学问的河流之上,一些有作为的学者,孜孜以求,记述下他们常年累积的学术思想,有的虽未终其研究,但已发出绚烂之光芒,成为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长久以来,由于社会环境或自身性格的原因,这些有作为的学者被隐藏起来。有的学禅,神龙见首不见尾;有的隐忍,甘于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有的太过纯洁,不被世俗所容;有的遭遇不宽容的时代,被压倒在地下,仅仅因为说了“犯忌”的话,而遭罪一辈子,因而学术的话语也被掩抑……
因为喜欢,摘尽喜欢的诗话。这些诗话,是要经常在遗忘的时候用来记得的。 平淡而有韵味,平凡而神秘,此盖为文学最高境界,陶诗做到此地步了。 世上都是无常,都是灭,而诗是不灭,能与天地造化争一日之短长。万物皆有坏,而诗是不坏。俗曰“真花暂落,画树长春”。然画仍有...
评分在野草书店偶然发现它的时候,是去年夏天。此前完全没读过叶嘉莹的书,自然也不知道顾随是她老师。 本以为是民国老学究的诗论,但翻了几页,有些意外,不是想象中的文人柔弱之气。 顾随先生特别强调诗中的“力”。 在看到“世法皆诗法”时,我认为是老生常谈。毕竟这种玄妙的...
评分在我的印象中,顾随先生有点像文学评论界的卡夫卡,生前默默耕耘,身后才名满天下,这一切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得意弟子叶嘉莹。叶先生在辅仁大学亲炙教诲多年,勤学好问,还记了厚厚几大本笔记。一代大家的思想和才华,通过弟子一丝不苟的记录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可见能教...
评分在我的印象中,顾随先生有点像文学评论界的卡夫卡,生前默默耕耘,身后才名满天下,这一切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得意弟子叶嘉莹。叶先生在辅仁大学亲炙教诲多年,勤学好问,还记了厚厚几大本笔记。一代大家的思想和才华,通过弟子一丝不苟的记录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可见能教...
评分在我的印象中,顾随先生有点像文学评论界的卡夫卡,生前默默耕耘,身后才名满天下,这一切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得意弟子叶嘉莹。叶先生在辅仁大学亲炙教诲多年,勤学好问,还记了厚厚几大本笔记。一代大家的思想和才华,通过弟子一丝不苟的记录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可见能教...
把我带回我要的安稳世界里
评分主要的几个点在《顾随论学精要》里面都已有所涉及。想得更清楚的:音韵与力;氤氲,夷犹与锤炼;因和缘。讲到《曲江二首》的时候,平行与上下,真是透彻。讲到六言诗——恕我不敢苟同了。王摩诘“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苦水先生改为五言何以成了“花落家童扫”? 一改则有闲之气全失矣。 语词的调节作用——说得极是。 总论而言此书系统不少,炼字触发比较还是得读《顾随论学精要》。余下的心事便是找机会把这两本书买回家了。
评分小老头形象活灵活现
评分偶然看了凤凰网对叶嘉莹的访谈,想到很早前读到的顾随。
评分文人是自我中心,由自我中心至自我扩大至自我消灭,这就是美,这就是诗。否则,但写风花雪月美丽字眼,仍不是诗。中国后世少伟大作品便因小我色彩过重,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一个诗人,特别是一个伟大天才的诗人,应有圣佛不渡众生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精神。人不懂诗,便因讲诗的人太多了。而且讲诗的人话太多,说话愈详,去诗愈远,人最好是自己参悟。一个天才是最富创造力者,最不因循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