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巧克力命案

毒巧克力命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安东尼•伯克莱(1893-1971)

推理小说史上的先知。1922年,他开始创作高水准的古典推理小说,并一手创建了著名的“侦探俱乐部”。在古典推理大行其道之时,伯克莱反而预测:“纯粹以解谜为主,重视情节却忽略人物塑造、缺乏文风和幽默感的传统推理小说时日不多。未来的推理小说,心理成分在吸引读者方面将超过数学成分。”而今,这一预言自是全部命中。1939年,伯克莱宣布停止推理小说的创作,但依然活跃于评论界,直至1971年去世。

出版者:遠流出版
作者:Anthony Berkeley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賴文珍
出版时间:2007-12-1
价格:TWD 2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3261230
丛书系列:謀殺專門店
图书标签:
  • 推理 
  • 安东尼·柏克莱 
  • 英国 
  • 推理小说 
  • 小说 
  • 欧美推理 
  • 毒巧克力命案 
  • 经典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位先生在他经常流连的私人俱乐部里,得到一盒别人寄给他朋友的巧克力,他带回家之后,他的太太吃了巧克力却被毒死了(包着酒的巧克力里被巧妙的换了毒药)。这是谁下的手?为了什么?目标是要谋杀那位收到包裹的朋友,或者是死者的先生,还是死者她本人?受害人之死是意外的牵连,还是蓄意的规画?又如何可能规画?警方侦办这个奇特的案件,立刻陷入了胶着,毫无线索与头绪,不得不求助于一个由各种爱好推理艺术人士组成的业余社团「犯罪圈」(Crime Circle)来帮助查案,不料其中六位推理小说迷竟分别找出六个完美的推理结论来;六个不同结论都能有效解释案情,也就是都能合逻辑地「破案」,但事实真相只能有一个,哪一个推理才是真相?或者都不是,事实另有面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推理小说的看点有很多,有的看推演的过程,有的看诡计布局,有的看作者的诱导,有的看结局的反转!这部书就是典型的看推演过程的一部作品。一个简单的案子,通过不同的线索,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推理方法,形成不同的结论,作为推理迷真的应该看看这部书。结尾处就给了读者一...

评分

评分

推理小说的看点有很多,有的看推演的过程,有的看诡计布局,有的看作者的诱导,有的看结局的反转!这部书就是典型的看推演过程的一部作品。一个简单的案子,通过不同的线索,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推理方法,形成不同的结论,作为推理迷真的应该看看这部书。结尾处就给了读者一...

评分

评分

五月风筝2010-04-15 20:00:48 由吉林出版集团赞助、取材于本书的杀人游戏已在当当论坛推理悬疑版块推出,奖品丰厚,欢迎围观:http://bbs.dangdang.com/thread-15290-1-1.html 个人评价:★★★★☆ (以上复制至霏儿,广告一下,欢迎大家围观) 大概我不是真正的推理迷,...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案六破,经典中的经典

评分

我真是相当厌恶英国小说了,相当厌恶= =

评分

用典太多絮絮叨叨把推理淹死在无限的情节对话中是这类通病?前两个没意思,中间有看头了,亮点在最后。PS:怎么又没一个讨喜的角色。

评分

其一,它确实是本出色的反推理~其二,个人认为第三重解答(作家先生的两重算在一起)挺有趣,第四重解答(主席先生的解答)作为推理小说表现地很出色,但剩下的所谓心理层面的推理(包括作家先生提出的十二条中的部分)表现地很薄弱,作者本身的偏向和喜好表现地真明显~其三,个人还是认为找凶手可能是谁比所谓不可能犯罪和各类机械诡计更是本格的精髓和乐趣所在~其四,这本虽然纯推理架构却在某些部分依旧能给人絮絮叨叨的感觉,这叙事能力还是有待提高=-=~~又这书出过简体版本了?泪流。。。。

评分

看的电子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