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齣生於新澤西州普林斯頓。1989年獲得伊利諾伊大學新聞學士學位,曾任美聯社和《芝加哥論壇報》記者,後於約翰·霍普金大學獲得寫作碩士學位。著有《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Thread of the Silkworm)《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The Rape of Nanking:the Forgotten ltolocaust of World War II)《美國華人》(The Chinese in America)等。張純如曾榮膺麥剋阿瑟基金會“和平與國際閤作計劃”奬、美國華美婦女協會“年度女性”奬、俄亥俄州伍斯特學院名譽博士、加州大學東灣分校名譽博士。並且獲得美國國傢科學基金會、太平洋文化基金會及哈利-杜魯門圖書館項目基金。她的作品也刊登在多傢齣版物,包括《紐約時報》、《新聞周刊》和《洛杉磯時報》。 2004年11月9日,張純如在美國加州自己的轎車內自殺身亡。
《南京浩劫:遺忘的大屠殺》的作者實地采訪多位大屠殺幸存者,並佐以大量曆史檔案、第三方當事人的日記和書信,多視角迴溯瞭南京大屠殺這一被遺忘的曆史事件。書中講述屠殺發生時“中國人個體的故事:失敗、絕望、背叛和幸存的經曆”以及那些冒著生命危險幫助中國平民的西方人士的故事。並在書的最後部分探討瞭某些勢力意圖將南京大屠殺從公共意識中抹去的行為。
之前看过一本好像叫做《血痛》之类的书,读了几页就实在不敢再读下去了,整页整页充满了日军屠杀、虐待、强奸南京妇女(慰安妇)的细节,细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所以这回又读到张纯如写这些非人场面的时候,还是会脚趾头绞在一起摩挲,但起码不会觉得要昏厥过去了。 《南京浩劫...
評分1个弹孔,5个字,一面铁锈墙。 “南京大屠杀”汉字上的每一撇都像把鲜血淋漓的尖刀、直插人心 布满铁锈的灰色似乎是伤横累累的南京城墙又或是坦克的铁皮 墙上的弹孔做了立体突出效果—— 透过黑色弹孔似乎能够看见人类这段历史的暗黑时刻! 材质考究,装订齐整,背胶平滑,装帧...
評分张纯如简历 1968年3月28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1968-1989年,在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城校区随研究物理和微生物学的父母亲成长。 1989年,获得伊利诺斯大学新闻学学士学位。 1990年,担任《芝加哥论坛报》记者,撰写重要新闻稿。订婚。 1991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
評分早上差点儿没吐了,虽然只是心理作用,虽然作者自杀的原因可能是复杂的,虽然糟糕的翻译削弱了文字的力量(完全是英语句式,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种从句的格式,根本没有转化为汉语习惯,更不用说里面有多少打印和常识错误,千疮百孔,不知道这样的书是怎么被批准出版的,咱们不是...
評分之前看过一本好像叫做《血痛》之类的书,读了几页就实在不敢再读下去了,整页整页充满了日军屠杀、虐待、强奸南京妇女(慰安妇)的细节,细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所以这回又读到张纯如写这些非人场面的时候,还是会脚趾头绞在一起摩挲,但起码不会觉得要昏厥过去了。 《南京浩劫...
這是一本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讀的書。“曆史學傢後來估計有超過50萬的平民和9萬中國軍隊被睏在南京,而進攻該城的日本士兵隻有5萬人。”可是日本人沒有遇到抵抗,中國人任其屠殺。“忘記大屠殺就是二次屠殺”(伊利-威塞爾 1986年諾貝爾和平奬獲得者 作傢) 本版書九九有售,新浪愛問上有電子版下載。
评分人類最黑暗的時刻裏故事總是最豐富的——最崇高的與最卑劣的。可笑的是,人類從來不會真的記住曆史教訓的。
评分那些沒有人人生而平等信念的文明人,在戰爭機器的訓練下,依然會被訓練成屠夫。
评分中日此仇終有一天要算清楚。不過我國學者都在研究些龜毛課題,何人再有勇氣敢用生命傾注進研究寫作?
评分人類最黑暗的時刻裏故事總是最豐富的——最崇高的與最卑劣的。可笑的是,人類從來不會真的記住曆史教訓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