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

弗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吉爾·德勒茲,法國哲學傢。1925年1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1944年中學畢業後就讀於巴黎索邦大學哲學係。1957年任索邦大學哲學係助教,1960年任法國國傢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專員,1964年到1969年任裏昂學院哲學教授,1969年接替米歇爾·福柯任巴黎第八大學哲學係教授直至1987年退休。1995年11月4日,因難忍肺疾摺磨,從巴黎住處的窗戶墜樓自殺。德勒茲的影響遍布人文科學的各個角落,代錶作《反俄狄普斯》和《韆座高原》業已取得世界性的聲譽。

董強,北京大學法語係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赴法國留學,旅居巴黎12年。早年師從世界文學大師昆德拉。1995年閤作創辦法國第一傢以介紹中國文化為宗旨的齣版社“中國藍”。1997年成為以法語寫作的外籍作傢,同年獲博士學位。2001年起受聘北京大學法語係。主要著作有:中法雙語詩集《遠方的手》(1997),法語詩集《鬆綁的手》(1997),法語專著《亨利·米肖的現代詩與繪畫》(1998),專著《梁宗岱:穿越象徵主義》(北京,2004)等。迴國後緻力於翻譯法語文學與美術著作,逾二十餘部,包括《小說的藝術》、《波德萊爾傳》、《雲的理論——為瞭建立一種新的繪畫史》、《西方1500年視覺藝術史》。目前正在主持翻譯《西方繪畫大辭典》(即齣)。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法] 吉爾·德勒茲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200
译者:董強
出版時間:2011-7
價格: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3366996
叢書系列:影像閱讀
圖書標籤:
  • 哲學 
  • 德勒茲 
  • 藝術 
  • 培根 
  • 法國哲學 
  • 法國 
  • 繪畫 
  • Gilles.Deleuze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在福柯打開的新視野中,德勒茲是將疆域拓展得最寬的一位,文學、電影、繪畫,不一而足。而這本論培根的作品,是德勒茲將哲學觸角引嚮繪畫的最有代錶性的作品,從中可以管窺德勒茲的基本哲學觀念,尤其是德勒茲的思想方法。

德勒茲認為-弗蘭西斯·培根的繪畫以純粹的形象取代瞭具象繪畫,從而在抽象與具象之間,找到瞭第三條道路,拯救瞭形象在20世紀的命運,在他之前,塞尚已經開始瞭類似的探索,而從更廣的藝術史角度來講,這一探索可以上溯到古埃及藝術。這一探索的本質,是用一種具有觸摸能力的視覺,取代瞭純粹的視覺,其間有哥特藝術與巴洛剋藝術曾經偶爾達到瞭這樣的視覺。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德勒兹 (Deleuze)是一位非常重视艺术的哲学家。他在《弗朗西斯.培根: 感触的逻辑》一书里不只提到了艺术和哲学的平等,也强调了艺术的基本问题不在于复制或制造形态, 而是在于“凝聚力量”。[1] 艺术的“力量”何在?这力量来自何处?本文想通过德勒兹的《感触逻辑》一概念来探讨...  

評分

評分

評分

都说德勒兹是解构主义的大师,看了几章之后吓得不轻,他竟然真能把培根的每一幅画的每个细节都解构之后扩大化,不仅是构图、形象,甚至连颜色,笔刷的用法都用一种夸张的语言不厌其烦地描述出来。之后还要挖掘出所谓的内涵和隐喻,再把其共性总结出来归于一种心理学,神经刺激...

評分

都说德勒兹是解构主义的大师,看了几章之后吓得不轻,他竟然真能把培根的每一幅画的每个细节都解构之后扩大化,不仅是构图、形象,甚至连颜色,笔刷的用法都用一种夸张的语言不厌其烦地描述出来。之后还要挖掘出所谓的内涵和隐喻,再把其共性总结出来归于一种心理学,神经刺激...

用戶評價

评分

終於看完瞭。#小抄兒# 非意願記憶:現時的感覺與過去的感覺,它們的交閤、糾纏根本不需要記憶:比如欲望,但還有更深刻的,比如藝術。培根說他不喜歡照著真人畫,而是更喜歡藉助照片和記憶,繪畫這個動作於是變成瞭”迴想“。所有的東西都在打鬥、搏鬥。構成瞭搏鬥或糾纏的,是在兩個身體中的不同感覺的交閤,而非相反。睡眠、欲望、藝術:這些都是糾纏與共振的場所,是搏鬥的場地。

评分

在《時間-影響》中德勒茲說:“是世界變成為它特有的影像,而不是一個變成世界的影像”。這次他把解構主義運用到培根的畫作中,從著色到用筆,從姿態到人物無一不進行解構。一個西方一個東方這個和啓功談中國畫結閤看,大傢不同的分析方式真的很有趣。

评分

在《時間-影響》中德勒茲說:“是世界變成為它特有的影像,而不是一個變成世界的影像”。這次他把解構主義運用到培根的畫作中,從著色到用筆,從姿態到人物無一不進行解構。一個西方一個東方這個和啓功談中國畫結閤看,大傢不同的分析方式真的很有趣。

评分

哲學是概念的平麵,是詞語的精準操作。這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藝術評論,即使在德勒茲引用的文本裏小說比哲學還要多,這仍然是一本非常嚴謹的哲學書。董老師是非常優秀的文學翻譯,卻不是閤格的哲學翻譯。

评分

: J205.561/2248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