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旧事:谢安在他的时代(汉语江湖书系)》“世上只有一个江湖,就是讲汉语的江湖。不过,现在汉语的江湖很寂寞。自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后,中华文明再也没有对世界文明做出多少原创性的贡献,除了那些了不起的不可替代的汉语文献外。儒术,也就是半本论语治天下的治术,曾经是中华文明在人类处于农业文明时代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是当时交易成本最低最不坏的制度文明。但是,进入工业文明后一直到今天,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的东西都是西方文明带来的,只有汉语是我们惟一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财富了。
我们应该写出什么样的汉语?”
——“汉语江湖”书系出品人 王怜花
贫学儒,贵学玄,皇帝蹊跷之死,温润是君子的仁,最后的金色,“政治声望”是把柳叶刀,襄阳落日,四海一心梦。
把谢安的时代,当作一个娱乐的时代,用娱乐的方式,写不娱乐的故事。
本书以一个风流时代的风流人物——东晋名士谢安——为中心,讲述了一段微妙的历史。东晋皇权衰落,世家大族把持朝政,隐士谢安40岁出山,巧妙地周旋在权力的缝隙之间,维持了东晋政局的恐怖平衡,成为一时的政治明星。至主持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谢安的声望达到顶点。他既是一个宽袍大袖、携妓吟啸的风流名士,又是一个谈笑间强虏飞灰烟灭的超级政治家。本书以深具才情的笔调探测了汉人历史上曾经达到的人格深度。
“温润是一个君子的仁”,作者以温润如玉的笔调写出东晋一朝的风流俊逸,以极具娱乐性的手法写微妙而残酷的政治 斗争,深入描绘了谢安这个高级干部的政治秀。书中常用台湾政治实践为例,跟东晋政局相互印证,极富启发性。
本书是“汉语江湖”书系的第二本。正如“汉语江湖”书系的开山之作《江湖外史》一样,本书亦深具汉语神韵,才情横溢,写出了汉人历史中曾经有过的名士风流。
关于为什么选择写谢安,作者说:
李白极其推崇谢安,写了几十首相关的诗。谢安这个人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典型,琴棋书画不用说了,关键他还玩隐居,关键他还玩“济世”,关键他做了高官,关键他还做得不错,关键他还玩隐退,关键他还玩战争,而且是留名千古的大战,关键还他培养了一批人,带出了队伍来,这个队伍还是杰出的队伍。总之,我们所理解的知识分子的一切他都玩过了,而且玩得很好。
但是这个人也有很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他的影响太大了,遮蔽了问题,特别是后世的许多知识分子自认为可以奋斗成谢安,李白就是一例,小则误了自已的前程,大则误了国家。
不过究根问底,谢安只是一个文化人,是一个集大成的文化人。文化人的影响和问题,集于一身。
在工作的壓力中溺水很久了,因此,原本享受閱讀的快感,回憶中變得十分稀薄。 看三聯,提及和這本書一同出世的民間史學作品,興趣油然而生。 讀史其實是為了看當下。每個人的當下不同,讀史的興趣點也不同。 對歷史人物的臧否,是作者的自言自語。 對作者的評論,則是讀者是...
评分谢安,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优秀且值得学习的人,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成功了“淝水之战”,更加因为他所处的时代,也因为他的经历和智慧。我一直希望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他,这也是为何当我找到这本书时,充满了喜悦。 可惜,至少从这本书中,我无法找到我想要的东西,或许,我...
评分小时候学历史不过拣自己爱的读,魏晋在我的记忆里似乎只是建安风骨竹林七贤,东晋以后便是诸国此起彼伏一片模糊了。看倪政兴君的《门阀旧事——谢安在他的时代》,掩卷遥想,一时竟有难以自抑之感。 他是风神秀彻才华横绝当世的男子,意向高远,丰姿特秀,“象孤松独立,似玉山...
评分读到后记才发现,作者在福建新闻频道工作。居住在同一个城市,本该打点同情分,但阅读时的不适感犹在,勉强给个三星吧。 买这本书,当然最主要是因为我喜欢魏晋风度。不过本书属于一个书系:“汉语江湖”。书系的名称颇别致,封底的宣传辞说“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现在有影响的只...
评分读了不下三遍,喜欢到几乎想要背下来.一个家族的荣耀和衰落在说书一般的调侃调子中,与时代共消亡. 也是个荒谬的年月,人性本就是虎视眈眈,贪慕权力与名利,而这种性情外露到极致之后,又被急剧压缩,于是魏晋就成了一个挣扎与呐喊的时代.
虽好看,但格局不大。
评分我喜欢这种解读历史的方式
评分风趣是好的,但是把什么都看作市场营销的策略来分析,和魏晋洒脱率真的氛围似乎有些相悖。
评分写的挺散的,看起来很累。不如想象中的好。
评分贫学儒、贵学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