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祖籍江苏,生于1955年愚人节。少年从军,又当过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复转军人进了法学院。1984年读硕士期间赴美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回北大任教。有《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送法下乡》、《道路通向城市》、《法律与文学》等独著,《法理学问题》、《超越法律》、《无需法律的秩序》等译著,以及论文、书评百余篇。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大致分成三编。第一编主要是关注一些社会和法律的热点问题,诸如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婚姻法修改、刑事诉讼法修改、送法下乡、科技与法律以及司法审查和制度形成的问题。当然都只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试图从一个角度切人进行学理的然而可能对社会实践有影响的讨论。第二编的文字是对于法学自身的反思。最后一编的五篇是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一个人的视野决定了他的格局。这本书一版再版,受欢迎程度不言而喻。即便是不认识苏力老师的朋友,也可以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他的格局。 作为一名法学学生,这本书是我真正意义上自己选购的第一本法律读物。一篇篇文章,既是一个个故事,也是一处处法律思辨的光彩——原来法学还可...
评分3p 法治是一个民族的事业,法学家的工作大致只是对这一事业的正当化和理解。 4p 人要脱俗是很难的,因为“俗”就是一种约束人的制度。进一步地说,理论不来自理论,而只能来自社会生活。 5p 我们常常忽视普遍的现象,习惯于把书本上的“应然”当作“自然”或“实然”。于是,...
评分 评分 评分社群主义,女权主义,上层概念都是主义,似乎用这篇的思维导图来思考女权主义也是行得通的 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读了《厌女》这本书后。我像被启发了“民智”一般,看见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歧视女性的现象,我很愤怒,也骄傲着——我多么清醒,似乎贴上了“主义”这个标签就如同...
苏力系列 1
评分功能学派~
评分苏力的一些文章集锦
评分苏力系列 1
评分正如国家经济发展并非专家研究的功劳一样。法治是民族的事业,不是精英的特权,更不是法学家的专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