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 The Gadfly

牛虻 The Gadfl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 1864-1960)

1864年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原姓蒲尔,父亲乔治·蒲尔是个数学家。她早年丧父,随母由爱尔兰迁居伦敦。1882年,她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求学;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 其间还曾在柏林大学听讲斯拉夫学课程。1887年蒲尔学成归国,在伦敦结识了流亡在此的各国革命者。其中俄国民粹派作家克拉甫钦斯基(笔名为斯吉普涅雅克)对她影响最大。在他的鼓励下,她曾前往俄国旅游了两年,和彼得堡的革命团体有过联系。

1892年,她和一个受过她帮助、后来从流放地逃到伦敦的波兰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结婚。夫妇一起积极参与俄国流亡者的活动。伏尼契担任了流亡者办的《自由俄罗斯》杂志的编辑,她还出版了《俄罗斯幽默文集》,其中翻译介绍了果戈理和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的作品。伏尼契还结识了普列汉诺夫、札苏里奇,并曾到恩格斯家里作客。

1897年,伏尼契的著名小说《牛虻》出版。苏联作家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曾对牛虻有过高度评价。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大陆,牛虻这个人物曾影响了许多当时的青年(参见刘小枫文)。

伏尼契还创作了其他一些作品。其中有小说《杰克·雷蒙》(1901),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奥利芙·雷瑟姆》(1904),叙述“牛虻”离家出走后13年的经历的小说《中断了的友谊》(1910)。

伏尼契晚年迁居美国纽约,苏联文学界人士曾到她纽约的寓所访问,并为她放映根据小说《牛虻》改编的电影。1960年7月27日伏尼契在纽约寓所去世。

出版者: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开明联合组织)(北京东四12条老君堂11号)
作者:(英)艾·丽·伏尼契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李俍民
出版时间:1953年7月(第一版) 1953年9月第二次印刷 (青年印刷厂)
价格:1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革命 
  • 英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伏尼契 
  • 小说 
  • 看到痛哭 
  • 童年 
  • 革命年代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从右至左 竖排版 繁体字 内有插图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和刘小枫一样,我从来也不觉得牛虻是一本革命小说,所以每每有人把它和那本炼钢的扯在一起,我都觉得挺搞笑。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初中一次期中考试前夜。那时候有考前晚上必看漫画的古怪习惯,好像这样就会考得比较好似的。不巧机器猫借出去了,就顺手抓了这本来看。结果被深...  

评分

评分

“你最爱的人是谁,实际上并不是我。” 门已经关上了,他知道无可挽回,那个加利利人再一次胜利了。亚瑟倒在狱中的草席上。 红色的地毯撒满玫瑰花瓣,唱诗班走的井然有序,蒙太里尼也在其间。所有的玫瑰花瓣在他的眼中都变成了亚瑟的血,一滴一滴,喂养着那贪婪的唇。他知...  

评分

在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在大家对现实口诛笔伐的时候,牛虻用他的行动阐释了他自己的信仰。虽然是一部时间久远的小说,但由于作者把主人公性格刻画的栩栩如生,让我觉得牛虻就在自己身边。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信仰,而是我们自动抛弃了信仰,我们自愿沉沦,因为现实的残...  

用户评价

评分

与其说是一本歌颂意大利革命党的小说,不如说是牛虻和他爱的人们互相折磨的故事。又有青年爱情,又有恋父情结,情节峰回路。我很怀疑Arthur信尾所说的,“我是一只快乐的牛虻,无论活着还是死亡”。因为至少,在南美的那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里,他不是快乐的。

评分

与其说是一本歌颂意大利革命党的小说,不如说是牛虻和他爱的人们互相折磨的故事。又有青年爱情,又有恋父情结,情节峰回路。我很怀疑Arthur信尾所说的,“我是一只快乐的牛虻,无论活着还是死亡”。因为至少,在南美的那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里,他不是快乐的。

评分

初中时对我影响很大的书……那时还每天浑浑噩噩,一下子被这本书惊醒。

评分

很喜欢的一本书。年轻人的理想、热情,父亲沉默的爱

评分

小时候看的,同村一个姐姐借给我哥,我哥没还,就一直在我家,估计快二十年了……原本以为很难看,结果鼓起勇气看完,还是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