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樂文化與中國文論早期形態研究

禮樂文化與中國文論早期形態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夏靜
出品人:
頁數:281
译者:
出版時間:2007-9
價格:3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101058765
叢書系列:中華文史新刊
圖書標籤:
  • 禮樂 
  • 文學評論 
  • 文學 
  • 學術與文學 
  • 古代文學 
  • 中學古典 
  • 禮記 
  • 夏靜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禮樂傳統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之精義所在,影響瞭自三代以來社會政治生活的方方麵麵,逮至儒學思想浸淫的當代“儒傢文化圈”,在製度和心理層麵上,仍然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禮樂傳統涵蓋瞭從典章製度到精神信仰的各個層麵,無論是外顯的聯係如政教的典儀節文,還是內隱的聯係如心理的“六藝”之教,均為禮樂文化之載體。禮樂概念具有非常寬泛的含義,抽象而言,上則錶現為天道的變化,下則反映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中則體現為人事變化的法則。具體而言,涵蓋瞭社會的觀念心態、風俗習慣、典章製度、名物器具以及個體的行為規範、道德教化等各個層麵,幾乎囊括瞭古代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構成瞭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後世思想文化發展的母體。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視中國古代文化為禮樂的産物,文學思想自然也不例外。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著者提齣在禮樂文化的知識譜係中觀照早期中國文論的思路很好,並由禮樂文化尋繹齣三纔、陰陽、五行等核心知識,將中國文論的早期形態落實為禮、樂、詩、象、文、和等元範疇,做到瞭結語所謂思想史與觀念史的結閤。在相繼經曆瞭“政治化”呐喊搖旗與“現代化”招商引資的路數以後,當前和未來中國文論研究亟需迴歸“本土化”和“本來化”。“如何在現代語境下恢復民族文化的自我敘事功能,重建中國文論的原始氣象與生命活力,理應成為此一領域未來的研究方嚮。”——作者在2007年即有此認識和呼籲

评分

著者提齣在禮樂文化的知識譜係中觀照早期中國文論的思路很好,並由禮樂文化尋繹齣三纔、陰陽、五行等核心知識,將中國文論的早期形態落實為禮、樂、詩、象、文、和等元範疇,做到瞭結語所謂思想史與觀念史的結閤。在相繼經曆瞭“政治化”呐喊搖旗與“現代化”招商引資的路數以後,當前和未來中國文論研究亟需迴歸“本土化”和“本來化”。“如何在現代語境下恢復民族文化的自我敘事功能,重建中國文論的原始氣象與生命活力,理應成為此一領域未來的研究方嚮。”——作者在2007年即有此認識和呼籲

评分

去掉文論,就是思想史

评分

著者提齣在禮樂文化的知識譜係中觀照早期中國文論的思路很好,並由禮樂文化尋繹齣三纔、陰陽、五行等核心知識,將中國文論的早期形態落實為禮、樂、詩、象、文、和等元範疇,做到瞭結語所謂思想史與觀念史的結閤。在相繼經曆瞭“政治化”呐喊搖旗與“現代化”招商引資的路數以後,當前和未來中國文論研究亟需迴歸“本土化”和“本來化”。“如何在現代語境下恢復民族文化的自我敘事功能,重建中國文論的原始氣象與生命活力,理應成為此一領域未來的研究方嚮。”——作者在2007年即有此認識和呼籲

评分

著者提齣在禮樂文化的知識譜係中觀照早期中國文論的思路很好,並由禮樂文化尋繹齣三纔、陰陽、五行等核心知識,將中國文論的早期形態落實為禮、樂、詩、象、文、和等元範疇,做到瞭結語所謂思想史與觀念史的結閤。在相繼經曆瞭“政治化”呐喊搖旗與“現代化”招商引資的路數以後,當前和未來中國文論研究亟需迴歸“本土化”和“本來化”。“如何在現代語境下恢復民族文化的自我敘事功能,重建中國文論的原始氣象與生命活力,理應成為此一領域未來的研究方嚮。”——作者在2007年即有此認識和呼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