諦觀有情

諦觀有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林榖芳

禪者、音樂傢、文化評論人。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

六歲 有感於死生。

高一 讀佛書句「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無死,不如無生」,有省,遂習禪。同年,以一段因緣亦入中國音樂。

六八年 值彼岸文革,慨然有誌於文化研究,入颱大人類學係。

七四年 以學問研究終與死生大事有隔,乃隱於市教授琵琶。

八八年 海峽開放,為印證生命所學之真實與虛妄,頻仍往來於

兩岸;又鑑於颱灣社會變遷劇烈,乃提筆從事文化評論,

前後計發錶二百餘萬言文字。

九二年 開始民間書院講學,講題聚焦於禪、中國音樂美學、文化重建之上。

九三年 召集「忘樂小集」,以實際演齣彰顯民間音樂之生活性與文人音樂之生

命性。

九五年 著「音樂中的斯土斯民 ── 中國音樂導聆」。

九六年 任佛光大學教授。

九七年 颱灣、九八年大陸 結閤美學書寫與經典樂麯編纂的代錶性著作「諦觀有情 ── 中國音樂裡的人文世界」齣版。

九八年 所創建「茶與樂對話」之藝術型態,以「書與唱片」之形式呈現。

同年齣版「性是生命的一大公案──一個禪者眼中的男女」。

二OOO年 成立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以中國文化美學主體之建立為立所基點。同年迴歸禪者本務,教授禪宗修行。

出版者:昆侖齣版社
作者:林榖芳
出品人:
頁數:460 页
译者:
出版時間:1999.9
價格:89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040311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林榖芳 
  • 音樂 
  • 諦觀有情 
  • 中國音樂 
  • 音樂評論 
  • 藝術理論 
  • 藝術 
  • 禪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目錄

●自序——迴報三十年前一次翻轉生命的感動

楔子 在進入中國音樂的人文世界之前,先讓我們從它的處境談起吧!

壹、傳統音樂處境維艱的主因

一、一個中國文化認知上的空白麵相——音樂

二、曆史音樂的未能有效保存

三、音樂抽象與量化吊詭本質所導緻的睏境

貳、文化意義下的音樂認知

一、音樂無國界的偏羞

二、沒有離開認知係統的音樂欣賞

叁、原汁原味傳統的價值

一、時代性的迷思

二、“永恒之當機”

肆、內遊與外知

凝固的音聲——中國音樂人文的圖像展現

本自具足

●第一章

當下即是——一即一切的音色觀

一、“音的本質”是傳統音樂觀照的焦點

二、中國音樂有最豐富的音色變化組閤

三、音色的根柢與形上

四、在一音中具現全體

緣起相生

●第二章

虛實相生——韻是音樂中的水墨

一、彈弦音樂三種層次的行韻處理

二、韻與語言

三、拉弦、吹管的行韻處理

四、韻與彈性自由的錶達

五、音之始發,情之緻遠

●第三章

娓娓道來——鏇律及樂麯的綫性開展

一、麯調的一定主導性

二、細膩直抒:綫性開展下的風格

三、綫條娓娓道來的時間性參照

●第四章

一唱三嘆——氣造就瞭中國音樂的頓挫與轉摺

一、不同麵相的頓挫轉摺

二、欲垂還復的風格處理

●第五章

無聲之趣——留白是音樂世界的擴充

一、休歇、擴充與深化

二、意象塑造 .

三、無一物中無盡藏:從老莊到禪

●第六章

一多相即——主客交融的閤奏世界

一、綫條的分閤交織

二、對話與幫腔:由默契主導的藝術完成

三、演奏形式與欣賞的自由齣入

四、處處俱見風流

●第七章

實相緣起——當下與相生的根柢觀照

一、有機宇宙觀的具體外現

二、每一當下皆為實在,又互為緣起

宛然實在

小引:樂器與樂種——曆史與美學所完成的有機世界

●第八章

餘響入霜鍾——文人音樂的代錶樂器:琴

一、最多曆史資料的樂器

二、簡單結構下的豐富內涵

三、幽微淡遠的琴樂麵相

四、內含天地、自有丘壑的隱者

●第九章

執鐵闆銅琶,唱大江東去——剛性為本、兼備文武的琵琶

一、與琴相頡頏的樂器

二、陽剛個性加多變指法所帶來的豐富世界

三、麵相廣袤的流派分野

四、江湖俠者的世界

●第十章

長吟入夜清——齣入雅俗的笛樂

一、少數齣入雅俗的樂器

二、聽覺空間性無可比擬的笛樂

三、南北笛派及其發展

四、從無腔信口的牧笛到倜儻風流的書生

●第十一章

玉柱冷冷對寒雪——偏圓互見的箏樂

一、在民間見其活力的“古典”樂器

二、行韻豐富,以偏見圓的箏樂

三、更具地域分隔色彩的傳統箏派及異化的近代發展

四、清冷玉潤中的大傢閨秀與小傢碧玉

●第十二章

常民的謳歌——鬍琴

一、與歌樂同步的後起之秀

二、富於張力與唱腔變化的鬍琴音樂

三、不同樂種的型製與近代獨奏的發展

道不遠人

●第十三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非錶演與反錶演性的中國音樂

一、“場”或相配閤的外在形式——藝術呈現不可忽略的一環

二、“準儀式性”的現代音樂廳演齣

三、中國音樂的“場”與錶現形式

四、“錶演”的極限

五、每種音樂都有它最適閤的“場”

●第十四章

識得江流韆古意——中國音樂裏的自然觀照

一、生命本質的差異解讀及不同的人生境遇

二、隱逸文化與自然哲學

三、音樂中的放情山水與田園自適

四、自然的歌詠與描摹

五、生命的補足與依歸

●第十五章

聽唱陽關第四聲——人世際遇之喟嘆

一、不同睏境的不同觀照

二、感時興懷

三、宮詞閨怨

四、韆古離情

五、悲愴史詩

諦觀有情

●第十六章

江樓望月——藝術境界的擴充與提升

一、為生命而藝術

二、道與藝的殊途與同歸

三、境界與觀照(一):人與自然的交融

四、境界與觀照(二):生命輪轉的諦觀與荷擔

●第十七章

諦觀有情——有情宇宙的道藝體現

一、史的觀照

二、詩的感嘆

三、有情的宇宙觀

四、生命境界的對應

五、諦觀有情

結語 一個民族打瞭自己百年巴掌,為什麼不停下來想一想?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读《谛观有情》一书,收获是丰盛而温润的,林谷芳先生在书中关于艺术、生命与道的主张使我的生命观又上了一大步,书中有言: “艺术路上我最欣羡的,是那些在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自然流露出深刻宗风的禅门巨匠,‘生命之全体即为艺术之自身’正是他们的写照。 比诸于此,有着...

評分

读《谛观有情》一书,收获是丰盛而温润的,林谷芳先生在书中关于艺术、生命与道的主张使我的生命观又上了一大步,书中有言: “艺术路上我最欣羡的,是那些在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自然流露出深刻宗风的禅门巨匠,‘生命之全体即为艺术之自身’正是他们的写照。 比诸于此,有着...

評分

读《谛观有情》一书,收获是丰盛而温润的,林谷芳先生在书中关于艺术、生命与道的主张使我的生命观又上了一大步,书中有言: “艺术路上我最欣羡的,是那些在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自然流露出深刻宗风的禅门巨匠,‘生命之全体即为艺术之自身’正是他们的写照。 比诸于此,有着...

評分

读《谛观有情》一书,收获是丰盛而温润的,林谷芳先生在书中关于艺术、生命与道的主张使我的生命观又上了一大步,书中有言: “艺术路上我最欣羡的,是那些在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自然流露出深刻宗风的禅门巨匠,‘生命之全体即为艺术之自身’正是他们的写照。 比诸于此,有着...

評分

读《谛观有情》一书,收获是丰盛而温润的,林谷芳先生在书中关于艺术、生命与道的主张使我的生命观又上了一大步,书中有言: “艺术路上我最欣羡的,是那些在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自然流露出深刻宗风的禅门巨匠,‘生命之全体即为艺术之自身’正是他们的写照。 比诸于此,有着...

用戶評價

评分

迴歸傳統,找到生命的坐標。

评分

迴歸傳統,找到生命的坐標。

评分

迴歸傳統,找到生命的坐標。

评分

生命的目的,就是全然的“觀照”

评分

迴歸傳統,找到生命的坐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