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家、政治家。
在《乌托邦》中,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 (这一提法被马克思多次引用),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安乐死、尊重女权、宗教多元等与现代人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他创造了“乌托邦”一词,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思想也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
《经典通读》是一套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名著。 《乌托邦》第一次向人们提出公有制的问题,并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渊源,必须消灭它。
《乌托邦》【英】托马斯 莫尔 著 商务印书馆1982版 第一部分: 无论是心或手,不用就不灵。 ——塞拉斯特sallust(古罗马历史家)P20 上帝命令我们无杀人之权,也无自杀之权。 P25 赃物归还失主而不是交给国王。P27 一个必须维持一支军队的国王,不管他的钱怎么多。总...
评分虽然乌托邦被定为为空想社会主义,一方面说明了它难以实现、一方面也反映它有荒谬的成分,但仍然掩饰不了它所闪耀的令人惊叹的智慧的光芒,并有有许多科学的理性内核让人深思。托马斯.莫尔的确是马克思的巨人之肩膀。 本文从乌托邦的反战思想,及对社会制度,对宗教信仰,对军...
评分一 首先从 103页(商务印书馆,2006)开始,莫尔借希思拉德之口叙述,乌托邦人有各种宗教,每个城市也是如此。而虽然乌托邦人信仰不一,却一致同意只有一个至高的神—密特拉(Mythras),但他马上又说,不同的人对这个神持不同观点。转而在104页马上又说:乌托邦人认为...
评分最近花了两天的时间,终于把莫尔的《乌托邦》看完了。之所以看她,是冲着这本书的名头去的,毕竟,经典书目啊,还是想一睹风采。 书并不厚,仅一百五十来页,较之于那些动辄五百多页的大部头来说,此书可谓袖珍了。胡凤飞译本,北京出版社。译文较为朴实,通俗易懂...
评分如果恶是现世的写照,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何以在现世活得足够好而不至于郁郁而终?对于无神论者来说,这是个问题。回过头去匍匐在某个神的脚下祈求指引,是倒退;跌入恶的泥潭一蹶不振,是自弃。读完《乌托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没有信仰的灵魂终究不安宁,不相信神,那就选...
For they marvel that any men be so foolish as to have delight and pleasure in the doubtful glistering of a little trifling stone, which may behold any of the stars, or else the sun itself.
评分其实不太喜欢《乌托邦》描写的那个所谓的理想社会,比方说,在对乌托邦的描述里,大量运用“大家都、他们都”这类词,其实是把人的个性和感受类化了,似乎大家都是i robot工厂生产出来似的,脸上的满足和幸福是永恒的标签。不过还是为乌托邦里的安乐死、一夫一妻制、信仰自由和轻财厌战感到惊羡。这是编译版,读起来没有诘曲聱牙的晦涩感,可以作为入门读物。
评分越看越感觉出当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子,其实书中那个世界也挺无聊的,人的思想淳朴100倍后再谈吧。
评分就我看来,书的第一部就是在抱怨,然后描绘了一个幻想的不可能存在的世界。
评分共产主义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