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
33歲寫《野火集》,34歲第一次做母親,從此開始上「人生」課,至今未畢業,且成績不佳。
安德烈
1985年12月生於台灣,8個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國。2006年秋進入香港大學經濟系,認為經濟學很「好玩」。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
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
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
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
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
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
──MM
「你為什麼不試試看進入我的現代、我的網路、我的世界呢?
你為什麼不花點時間,好好思考「打扮」這件事,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你為什麼不偶爾去個你從來不會去的酒吧,
去聽聽你從來沒聽過的音樂?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東西?
還是說,你已經定型,而更糟的是,
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能動彈?」
──安德烈
36封21世紀的家書 代與代之間最好的禮物
千言萬語一扇門,等待開啟
眼看著兒子從少年變成人,
龍應台發現她完全不了解兒子的內心世界,
新時代,新世界,新人類。
在封閉的兩代關係中,
青年兒女的煩惱和中年父母的挫折,
有沒有一個可以打破沉默、開始溝通的窗口?
一本跨世代、跨文化的兩代交鋒對話即將登場。你從來沒有想過,兩代人是可以這樣面對面的。藉著《親愛的安德烈》的書寫,龍應台和21歲的安德烈共同找到一個透著天光的窗口。透過36封電子家書,兩代人開始──打開天窗說亮話。透過《親愛的安德烈》的天窗與天光,親愛的青年子女,或許你可以帶著這本書去敲敲爸爸媽媽的門。親愛的天下父母,也許這本書就是你晚餐桌上的讀書會,從此開始進入兒女的心靈世界。
这是一本晚来了5年的书,但能在25岁时读到这本书,也不算太晚吧,至少,还是能成为龙先生晚一辈的人吧?有人说去趟香港带几本书回来太傻,我不那么认为…… 我18-21岁的时候和安德烈一样,应付可恶的大学入学考试,承担着所谓学业的负担,没有融入社会,总把世界想象的很...
评分看了这本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觉得自己好长时间没有和父母好好聊聊天了,这本书对我感触挺大的,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自己的父母想要走进和了解成人后的孩子的心里。这本书是龙应台和大儿子安德烈之间的写信互动,因为龙应台也意识到她已经不知道怎么和一个十八岁的...
评分龙应台与安德烈母子俩的通信持续了三年,我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亲爱的安德烈》,接下来的三天边沉淀边思考,然后断断续续写下这篇读后感。 三年的时间,不知道母子俩的通信一共有多少篇,还是就真的只有书中收录的那36篇?36封信,涉及36个主题,当然了,因为是一来一回的讨论...
评分看了亲爱的安德烈,喜欢儿子胜过MM多矣,也许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这个角度来看过龙应台,身为一个母亲,她太像一个母亲了 她努力做到以她的学识、见解、身份能做到的最佳母亲,可也仅限于此,我这样说也许有点含糊和矛盾,但是,她想要给自己的定位的是成为儿子的朋友,平等的,...
22歲回頭看21歲的自己,可能我只有3歲。
评分媽媽,謝謝您成爲我媽媽。
评分22歲回頭看21歲的自己,可能我只有3歲。
评分见语文摘抄196。
评分亲爱的安德烈。谢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